“沪雀”展翅护童心,青春作笔绘暖章

发布时间:2025-08-31 17:00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2.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学子风采

九载深耕细作笃行不怠,九载砥砺奋进再谱新篇。2017年以来,北京科技大学灰雀医疗移民社会实践团坚持深耕医疗领域。近日,“沪雀医翎”实践队深入聚焦并重新探索新时代下医疗移民群体的现实需求与复杂困境,重点关注儿童群体,走进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等实践地,以“青春赋能医疗服务,温情守护童心健康”为主题,坚持“守关怀+再调研+新服务”三环相扣,开展系列实践活动。团队通过医导服务、主题活动、访谈调研、文创传播等多元行动,为医患群体送去关怀,用镜头与创意记录温暖瞬间。

“沪雀医翎”在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夏日叙语”叙事艺术科普展合影

医导护航:用专业服务搭建医患 “暖心桥”

小队聚焦患儿及家属就医过程中的“急难愁盼”,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开展专项医导服务。队员们提前熟悉院区布局、就诊流程及便民设施,通过岗前培训掌握医患沟通技巧后,在门诊大厅、检查科室、药房等重点区域设立服务岗。活动中,队员们为患者及家属指引路线、协助操作自助挂号机、安抚等待就诊的患儿情绪,还为外地就医家庭提供周边住宿、交通咨询等延伸服务。“以前带孩子来检查总找不到诊室,现在有同学全程引导,心里踏实多了!” 一位患儿家长的反馈道出了医导服务的价值。

“沪雀医翎”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进行导诊服务

童心互动:活动室里的创意温暖时光

为缓解患儿就医焦虑,小队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活动室策划系列互动活动。队员们结合儿童心理特点,设计了 “小课堂”“手工DIY”以及积木益智游戏等趣味环节,用生动的动画讲解常识,通过折纸、绘画等活动拉近与患儿的距离,借助积木搭建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思维与动手能力,在多样互动中抚慰儿童心灵。

“沪雀医翎”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开展积木创意主题活动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孩子们的作品

活动现场,队员们化身 “暖心哥哥姐姐”,陪孩子们用彩笔描绘 “心中的世界”,手把手教做简易手工,和他们一起用积木搭建出各式小造型,活动室里笑声不断。一位刚完成检查的小朋友举着自己的作品说:“今天很开心,一点都不害怕打针了!” 温馨的互动不仅为患儿带来欢乐,更成为医疗服务的 “情绪缓冲带”。牵手上海志愿者服务中心负责老师给予高度评价:“你们的到来让活动室重回生机,孩子们的欢乐和笑脸也更多了”。

“沪雀医翎”志愿者与孩子温馨互动

访谈调研:倾听专业声音,共探服务升级

为更精准把握实践活动的社会价值,明确未来服务优化方向,团队同步开展访谈调研,分别对小儿神经外科专家马杰主任、“牵手上海”志愿活动带队负责人展开访谈。

在与马杰主任的交流中,他首先肯定了团队的工作价值:“活动室的充分利用有效缓解了就医焦虑,这种‘青春力量’与‘童心陪伴’的结合,让医患之间的沟通更有温度。”同时,针对未来服务改进,马杰主任也给出了一系列建议,让温暖服务可持续发展。

“沪雀医翎”采访小儿神经外科专家马杰主任合影

谈及实践团带来的改变,负责人感触颇深:“七楼的乐高活动室此前因缺乏专人策划引导、维持秩序等原因,已经长期未开放。‘沪雀医翎’的志愿者们来了之后,不仅主动承担起活动组织工作,还结合不同年龄段患儿的兴趣,设计不同的活动环节,让原本冷清的乐高活动室真正‘活’了起来。现在每次活动,都能听到孩子们围着积木桌的笑声,我们非常提倡这种用青春热情激活公益空间的做法,希望你们能一直坚持做下去。”

杭城续暖:走进杭州新阳光病房学校的童心守护

在实践过程中,“沪雀医翎”前往杭州,走进新阳光病房学校,延续 “青春护童心” 的服务初心,为这里长期住院治疗的患儿打造专属温暖课堂。杭州新阳光病房学校作为专注为患病儿童提供教育支持与心理陪伴的公益平台,是许多因治疗无法正常入学孩子的 “第二课堂”,实践团结合学校教学场景与患儿需求,定制了 “知识科普 + 情感陪伴 + 能力培养” 三位一体的活动方案,以绘画音乐等形式开展艺术疗愈活动,助力患儿在轻松氛围中调节情绪。

“沪雀医翎”在新阳光病房学校开展艺术疗愈-儿歌手势舞活动

队员们与病房学校老师深入沟通,了解患儿年龄分布、治疗阶段及兴趣偏好,精心准备了适配不同年龄段的课程与物资:为低龄患儿准备色彩鲜艳的绘本与益智玩具,为学龄儿童设计 “趣味科学小实验” 课程,还带来了明信片和原创贴纸小礼品。活动当天,队员们陪孩子们开展用粘土与折纸制作自己心中梦想的主题活动,帮助他们缓解住院期间的孤独感与焦虑情绪。

与孩子们的来往信件

杭州新阳光病房学校负责人对实践团的服务给予高度评价:“‘沪雀医翎’的同学们用耐心与爱心,为孩子们带来了欢笑与力量,也为我们的公益服务注入了青春活力。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团队关注患病儿童群体,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孩子们的作品

文创传情:用年轻化表达传递医疗温度

小队打造系列原创作品,让医疗服务的温暖触达更多人。团队设计的“灰小雀”IP 表情包正式上线,并同步产出为贴纸,多个生动形象的表情涵盖 “加油”“收到”“感谢” 等场景,传递温暖关怀;同步拍摄的微电影,记录孩子们的笑脸与活动的精彩画面,通过镜头展现青春力量与社会温情。

“灰小雀”原创IP表情包及文创产品

“沪雀医翎”的用心服务收获多方肯定,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北京科技大学“求实鼎新”的校训,用青春力量为医疗服务注入温暖,用创意传播让医患故事被更多人看见。未来,“沪雀医翎”将持续总结实践经验,让温暖服务延伸至更多需要的地方。(通讯员:付祥宇 张鑫璐 摄影:刘亦洲 沈小川)

“沪雀医翎”于校内合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8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