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商大学学子走进街道,探寻智慧治理赋能基层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8-31 18:3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胥智友   阅读 9.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近日,为响应重庆工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秉持专业特色与育人目标相结合的原则,组建机械工程学院“红岩铸魂乡土情,机械赋能振兴梦”社会实践团(万盛分团),奔赴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开展“三下乡”活动。深入社区,参与基层治理,了解社区居民需求与问题。

18分钟的“消防通道攻坚战”:从“人找问题”到“数据追问题”

在平台操作区,实践团成员亲眼看着智能摄像头“揪出”消防通道的杂物,不过一分钟,工单就像长了脚似的,精准跳进网格员的终端里。屏幕上连周边居民信息、过往投诉都清清楚楚,像把问题的来龙去脉摊开在手心。

“系统像装了千里眼,问题自己跑过来”,她眼里的轻松,比任何数字都有说服力——技术不是冷冰冰的,是真能替人分担沉甸甸的琐碎。

AI的“高温预警单”:让治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设防”

在AI研判室,一幅实时跳动的“风险热力图”让实践团成员驻足。技术人员调出的一组数据令人印象深刻:系统基于近3年的用电纠纷记录、高温天数、居民投诉等12类数据,通过1200余次迭代的算法模型,预测出每年8月因高温导致的用电纠纷会激增30%。

那块跳动的“风险热力图”前,实践团成员都屏住了呼吸。12类数据、1200余次算法迭代,算出来的不只是“7月用电纠纷增30%”的数字,更是提前备好的“降温方案”:变压器负荷测试、24小时抢修队、独居老人楼栋的重点排查……原来技术能把“怕出事”变成“早准备”。

这种“未卜先知”不是玄乎,是把隐患掐灭在萌芽里的踏实。纠纷调解成功率涨了17%,背后是多少家庭免于争吵、多少危险被悄悄化解?技术在这里像个细心的管家,把可能发生的麻烦挡在了门外。

指挥中心的数据显示,这样的“线上办”已覆盖社保、民政等18类服务,85%的日常业务不用跑线下。这哪是在办事?是技术蹲下来,迁就着老人的节奏。85%的业务不用跑线下,这样的数字背后,是多少人少走的路、少等的焦灼。那一刻,实践团成员忽然懂了:真正的“机械赋能”,是让冰冷的代码长出温度,让每个人都被温柔接住。

此次活动从效率提升、风险预判、便民服务三个维度,剖开了智慧治理的“肌理”,实践团成员以切实行动履行新时代所赋予的使命担当,凭借青春的热忱与才智,为乡村振兴提供助力,同时了解智慧治理的技术架构、运行机制与实践效果,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中的关键作用,为乡村发展注入持续不断的青春活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胥智友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0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