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暑假,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6名学子奔赴云南,开展“红迹寻光,青春向党”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先后走进聂耳故居纪念馆、朱德故居、云南起义纪念馆、云南解放纪念馆、西南联大,在历史现场触摸红色印记,在时代回响中感悟初心使命,让青春在红色教育中汲取奋进力量。
聂耳故居与朱德故居:铁骨丹心开新局 弦歌热血砺来者
▲图为在聂耳故居的合照
在聂耳故居,团队依次观摩了馆内陈列的珍贵历史资料,通过乐器、书信、手稿、乐谱了解聂耳的成长、创作历程,配合详实的图文展板与历史老照片,体悟这位伟大的爱国进步青年和人民艺术家的伟大精神。
▲图为在朱德故居的合照
在朱德故居,透过朱德曾用物品、在各地照片、手稿文献,团队了解了朱德元帅从青年时代开始为救国救民而投身革命鞠躬尽瘁的辉煌一生。团队成员们领会到:青年的理想,唯有融入国家命运的洪流方显其灼灼光华;青春的热血,必在民族复兴的熔炉里百炼成钢。
云南起义与解放纪念馆:惊雷破夜启新元 铁血朝阳照云岭
▲图为在云南起义纪念馆的照片
在云南起义纪念馆,团队在讲解员的解说下,通过《如履薄冰》《落叶知秋》《鸿门盛宴》等十幅主题展板、复原的起义场景、历史照片与文件实物了解了七十余年前惊心动魄的云南起义全过程。在云南解放纪念馆,通过讲解导览、六大主题展板、历史照片、实物展品,团队了解到云南起义后昆明保卫战、滇南追歼战役到解放大军入城、昆明军管会成立等事件构成的波澜壮阔的云南解放史诗。团队成员们深刻体悟到:要心怀广大人民群众,心系国家发展建设;要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要不忘先辈的担当奋斗精神,将之转化为新时代奋进的动力。
参观结束后,团队通过填写调查问卷、口头采访的形式收集现场参观者反馈,就其对历史事件的了解程度及对场馆满意度等问题进行调查,获得了丰富的调研数据和现场反馈。
▲图为采访参观者的照片
西南联大:烽火书灯照铁壁 自由学魄立南疆
▲图为复原的联大教室内的合照
在西南联合大学旧址,团队成员走进了复原的联大教室内,在简陋的教室与斑驳木课桌间回顾联大师生们曾在此教育救国、读书报国,培养无数爱国优秀人才的伟大历史。在“一二·一”运动烈士墓前,团队集体肃立默哀,缅怀为反内战争民主献身的烈士。亲历一幕幕鲜活场景,更加深了团队成员对“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联大精神的理解:知识分子的骨气在于以学问为剑劈开黑暗,青年的担当在于为苍生立命而九死不悔。
结语:红迹淬魂砺初心 知行并进担使命
▲图为团队集体阅读红色书籍的合照
此次“红迹寻光,青春向党”云南红色实践行为期8天,为6名北林学子铸就了深刻的精神烙印。团队成员循迹历史现场,传承红色基因,深化对时代使命的认知。通过调研总结,梳理云南省红色场馆的可优化空间,为红色资源的更好利用建言献策。以学术智慧助力红色文化传承的责任担当,实现理论知识向服务社会的有效转化。
征程如砥,初心如磐。本次实践不仅厚植了家国情怀,更锤炼了知行并进的综合素养:实地调查淬炼了实证精神,团队协作深化了集体智慧,理论联系实际的深刻体悟,将指引学子在未来治学与人生中恪守实干品格。红迹昭示的前路,必由奋斗接续;以知促行、以行践知的实践真谛,定当化为矢志报国的磅礴力量!
撰文 | 杨正豪
图片 | 刘颢
一审 | 和峪铭
二审 | 刘睿
三审 | 王世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颢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