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师范学院“鉴湖微光”志愿者服务团探访冉刚梨园,解锁石朝门村乡村振兴新密码

发布时间:2025-08-18 12:4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胡海鹏   阅读 1.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8日讯(通讯员 胡海鹏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深入探索特色农业推动乡村发展的创新路径,2025年7月9日,“鉴湖微光”志愿服务团满怀热忱地走进了涪陵区马武镇石朝门村,对当地久负盛名的冉刚梨园展开实地探访。

石朝门村,一个因气势恢宏的石门而得名的典型坪上乡村,其海拔介于650米至900米之间。这里青山环抱,空气清新,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了蓬勃发展的梨园产业。它不仅是涪陵坪上地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试验田,更是乡村振兴征程中一幅鲜活生动的画卷,为乡村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范例。

图为梨园负责人带领志愿者参观梨园

冉刚梨园:从拓荒到闻名的种植基地

七月的石朝门村,正是梨子大量上市的时节,冉刚梨园里一片繁忙而充满生机的景象。负责人冉刚早在 14 年前便在此扎根耕耘,作为马武镇最早投身水果种植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将最初流转的 200 余亩土地,悉心打造成了如今远近闻名的特色水果种植基地。

“一开始就是凭着一股闯劲,想在这片土地上闯出点名堂。” 冉刚笑着向志愿者们讲述创业历程,从最初单一的梨子种植,到如今涵盖多种水果的生态果园,每一步都凝聚着他的汗水与智慧。

图为梨园负责人向志愿者介绍梨园发展情况

多元种植:满足多样口味需求

走进梨园,沉甸甸的梨子挂满枝头,清甜的果香扑面而来。冉刚热情地向志愿者们介绍:“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我们精心培育了多种南方早熟梨品种,其中翠冠梨、秋月梨的种植面积就有 150 亩。这些梨子不仅口感清甜、汁水丰富,而且成熟时间早,能在市场上抢占先机。”

除了梨子,果园还种植了 50 亩蟠桃、仙女脆桃等特色水果,以及少量猕猴桃、李子等,形成了多元化的水果种植格局。“这样一来,从初夏到深秋,果园里都有新鲜水果可供采摘,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冉刚补充道。

线上拓展:让梨子走向全国各地

为了拓宽销路,石朝门村积极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我们通过电商平台,把新鲜采摘的梨子销往全国各地,让更多人能品尝到这份来自乡村的美味。” 冉刚介绍说,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让这些梨子根本不愁卖。

在包装车间,几位村民正忙着将刚采摘的梨子分拣、套袋、装箱,动作娴熟麻利。“这些梨子都是现摘现发,保证新鲜。网上订单多的时候,我们这儿每天都要忙到很晚呢。” 一位村民笑着说。

图为梨园负责人与团队老师进行交流

产业兴旺:多产业融合促增收

在产业发展上,石朝门村以梨园等特色产业为引领,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做大做强粮食、蔬菜、水果、花卉、畜禽 “五大特色产业基地”。

村里以花为媒,全力打造 “坪上花溪” 旅游名片,推进实施鲜花小镇、花溪峡谷、百果园等项目,已发展花卉 1300 余亩。同时,探索改造闲置农房发展乡野民宿,打造集花卉观赏、水果采摘、农耕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农旅融合产业。“游客来了,不仅能摘水果,还能赏花、住民宿,体验乡村生活,这样产业链条就拉长了,收益也更多元。” 冉刚解释道。

图为志愿者共同去参观梨园

模式创新:带动村民共同富裕

石朝门村推行 “农业企业 + 合作社 + 农户” 的发展模式,健全土地入股、托管经营、就近务工等利益联结机制,吸引城市资本下乡发展、在外人员返乡创业。“村里很多人都在梨园务工,平时修剪枝叶、施肥、采摘,都能拿到工钱。还有些村民把土地入股到合作社,年底能分红,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一位正在梨园劳作的村民开心地说。这种发展模式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还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

图为结束后梨园负责人与志愿者的合照

青春赋能乡村:我们能做些什么?

“这次来到石朝门村,看到这里的梨园发展得如此红火,还有村里多元的产业布局,真的让我们大开眼界。” 志愿者刘梦圆感慨道,“这里的特色农业充满活力,新农人的奋斗精神也深深感染了我们,我们也希望能运用所学知识,为村里的发展出一份力,比如帮忙优化线上销售策略、设计更有特色的包装等,让石朝门村的水果名气更大、销路更宽。”

(通讯员:胡海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胡海鹏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