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南疆干旱区,探寻植物生命力——塔里木大学开展野生植物种质资源普查“三下乡”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18 12:26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236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8月4日至5日,塔里木大学园艺与林学学院南疆干旱区特色野生植物种质资源普查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奔赴祖国西陲,在帕米尔高原腹地——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简称“塔县”),正式启动了南疆干旱区特色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专项普查工作,为守护这片土地独特的生命密码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图中为团队成员合影)

扎根前沿,携手保护力量。普查行动伊始,实践团队便主动寻求与在地保护力量深度协同。团队师生专程走访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管理所,与一线科研及管理人员展开细致洽谈。双方围绕高原极端干旱环境下特色野生植物的分布特点、重点采样区域、物种保护现状及安全采样规范等核心议题深入交换意见,共同制定了野外作业方案。此次合作不仅为后续采样铺平了道路,更构筑起高校科研力量与地方保护区协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新桥梁。

(图中为与当地野生动植物保护所取得洽谈与合作)

汲取地脉智慧,溯源生态图谱。团队在保护区专家引领下,系统参观了塔县动植物标本馆。通过对典型旱生植物标本的近距离观察与记录,队员们直观把握了目标物种的关键形态特征与生存策略,极大提升了后续野外实地识别的精准度,为高原种质资源的科学“指纹”采集奠定了认知基础。

(图中为工作人员为实践团讲解特色野生植物的分布特点、重点采样区域等)

步履不停,共绘绿色未来图景。团队已与塔县林业和草原局达成初步合作共识。未来一段时期,将在林草局的专业指导下,持续深入塔县,系统开展干旱区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的采集、鉴定与保存工作。每一次俯身采集的标本,每一份精心记录的数据,都将汇入国家种质资源库,成为构筑干旱区生态安全屏障与未来生物产业发展的珍贵基石。

(图中为当地自然保护区标本馆的部分标本)

8月6日至15日,塔里木大学园艺与林学学院南疆干旱区特色野生植物种质资源普查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联合林学园林系党总支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完成了干旱区特色野生植物系统普查。继与当地保护区、林草局建立合作机制后,团队完成采集植物标本与种子50种100份,为南疆生物多样性保护锚定关键坐标。

(图中为团队成员合照)

(图中为团队成员收集种子)

实践期间,团队成员按照预先规划的调查路线,对塔什库尔干河沿岸、高原草甸及荒漠过渡带等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通过实地记录植物的生长环境、种群数量、形态特征等信息,绘制出详细的植物分布草图;同时,严格遵循植物标本采集规范,对珍稀、特有物种进行标本制作与编号,并小心翼翼收集成熟种子,妥善保存以用于后续种质资源库建设。

(图中为团队成员采集标本)

截至活动结束,团队共记录野生植物种类50余种,采集标本100余份、种子样本80余份,相关数据与材料将在返校后进行整理分析,为后续的种质资源鉴定、基因研究及保护策略制定奠定基础。

(图中为团队成员压制标本)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师生们通过深入南疆干旱区一线,不仅为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保护贡献了青春力量,更在实践中深化了对生态保护重要性的理解,用专业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

(文字/李想 摄影/周锦霞)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