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乡村振兴,赋能冀北发展|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智能·匠心服务团”实践队赴张家口怀来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18 11:3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宋国强   阅读 2.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8日讯(通讯员 宋国强、连子豪)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智能·匠心服务团”‌的青年学子们以青春力量赋能基层,以匠心服务温暖民心。7月28日至8月2日,这支由承德应用技术学院智能制造系优秀学子组成的实践小分队深入张家口怀来县沙城水窑沟社区,通过智慧服务与务实行动,生动诠释了“青春同行、服务为民”的初心使命。队员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分组开展环境治理、便民助老、数字赋能等特色服务,用创新与汗水为社区注入青春活力,书写了新时代青年扎根基层的动人篇章。

一、清洁家园亮青春—环境创建践行绿色初心 

实践活动中,服务团创新性的采用“科技+公益”模式展现青春力量,累计清理街道1200米,处理垃圾50公斤。队员们不仅手持工具清理街道,更创新推出“扫码识垃圾”小程序,居民通过扫描垃圾二维码即可获取分类指引,解决“不会分”难题。同时,团队成员利用专业工具清除街道顽固的卫生死角。此外,他们设计“垃圾分类积分卡”,居民正确投递可兑换绿植奖品,激发参与热情。汗水浸透的马甲下,是青年用智慧将环保难题转化为社区共治实践,居民纷纷点赞:“这些孩子让环保变得又潮又实用!”

图为实践队队员扫码识垃圾。尹金宝 供图

图为实践队队员为社区收拾垃圾。 靳宇宸 供图

图为实践队队员打扫社区街道。 靳宇宸 供图

二、便民服务传温情—智慧助老彰显青春担当
  在社区便民服务点,服务团的服务小组开展数字化助老服务。队员们设立业务咨询、智能教学和民生服务三个专区,耐心指导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从微信视频到电子医保卡激活、线上挂号等实用功能,帮助20余位居民掌握移动支付。同时协助完成养老认证、水电费缴纳等民生业务。张大爷学会查询医保余额后感慨:“这些娃娃教得比自家孩子还有耐心!”这五天驻点服务期间,团队累计帮助50余位居民跨越“数字鸿沟”,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

图为实践队队员协助居民完成业务咨询。 宋国强 供图

图为实践队队员走访社区居民。 赵文哲 供图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老人谈心。冯宏斌 供图

图为实践队队员协助居民完成养老认证。杜义策 供图

三、基层实践砺初心—青年力量赋能社区活力 

“智能·匠心服务团”暑期实践小分队深入社区,以“微服务+共治共享”理念创新基层治理。团队不仅开展环境美化、助老服务,更运用数字化手段破解治理难题:开发“智慧社区意见墙”,使居民诉求解决效率提升60%;开设“银龄课堂”帮助社区老人跨越数字鸿沟;创建“共享工具屋”促进邻里资源共享。“这些年轻人带来的不仅是服务,更是新思路和新活力”,社区主任称赞道。队员们以专业所学回应民生所需,用青春智慧赋能社区治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让基层焕发崭新生机。

图为实践队指导老师与社区妇联主任交谈。宋国强 供图

图为实践队队员收拾社区办公室。连子豪 供图

图为实践队队员整理社区“共享工具屋”。赵文哲 供图

图为实践队队员为社区擦玻璃。吉晓红 供图

“智能·匠心服务团”实践队的实践历程,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将小我融入大我的责任担当。从环境整治的躬身力行,到智慧助老的暖心相伴,再到基层治理的创新赋能,队员们用专业所长破解民生难题,以创新思维激活社区活力。这场实践不仅是一次知行合一的成长历练,更搭建起学校与社区协同发展的桥梁。青年学子们在服务中厚植家国情怀,在奉献中锤炼过硬本领,用实际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不仅是创新发展的生力军,更是基层治理的先锋队。他们以匠心致初心,让青春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绽放绚丽之花!

审核:苏杭  供稿:宋国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宋国强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8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