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搭桥·故事连心” —— 惠州学院法铸乡基队推动文化深度交融

发布时间:2025-08-17 17:2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钟晓维   阅读 3.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讯(通讯员 钟晓维)“一句乡音传乡愁,一席畅谈融真情”。近日,惠州学院“三下乡”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法铸乡基实践队深入广东省惠州市小金口街道实践地,以文化为桥,在柏岗村、九龙村和金青社区开展了系列文化融合活动——“方言音乐节”与“文化融合行动之城中村记忆计划座谈会”,以青春力量推动流动人口与本地户籍人口心灵相拥。

法铸乡基队成员秉持“文化下乡不止于输送,更在于联结”的理念,鼓励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用家乡方言翻唱特色民歌。“我的方言小众,唱出来会不会没人懂?”不少参与者还有些拘谨,但在实践队成员的鼓励和示范下,大家渐渐放开了歌喉。安徽小调的婉转、四川民歌的高亢、本地童谣的亲切……客家、广府、川蜀等多地方言演绎的旋律在广场上回荡,原本带着距离感的“异乡音”,在歌声里变成了彼此理解的“连心桥”。

图为村民正在用特色方言热情歌唱

法铸乡基队成员践行“方言是文化的活化石,民歌是情感的直通车”的活动理念,通过举办“方言音乐节”,让流动人口在乡音中寻到归属感,让本地居民在“异乡调”里看见多元的精彩。

紧随其后的,是法铸乡基队联动小金口村委开展的“城中村记忆计划”双向文化座谈会。座谈中,流动人口和本地户籍人口双方就“外来者破坏传统”等认知偏差展开坦诚交流。

图为成员与村民正在开展“城中村记忆计划”座谈会

从“外来者会不会破坏传统”的顾虑,到“他们也是社区发展的建设者”的认同;从“本地人会不会排外”的担忧,到“原来我们都在为更好的生活努力”的共鸣,座谈会上的每一次倾诉与倾听,都在消解着隔阂。“以前总觉得他们不懂村里的老规矩,现在才知道,他们背井离乡的不容易,比我们守着家要难多了。”本地户籍人口陈大姐感慨道。

本次文化融合行动,法铸乡基队不仅在其中扮演文化传递者的角色,更是心灵的联结者。通过方言音乐节和“城中村记忆计划”座谈会,流动人口与本地户籍人口在歌声与交流中相知,在倾诉中相融;既为基层注入了文化活力,也为城乡融合发展凝聚了人心力量。惠州学院法铸乡基队用实践践行“法铸乡基,福泽民生”的活动宗旨,为构建和谐社区注入青春活力。

(撰稿:钟晓维  供图:何蕊 黄青云)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谢子彧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