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3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这一背景下,智电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高效光伏发电循光组件,团队学生成员在胡展硕、封皓瀚、郭振华、李雅澈等几位学生核心成员的带领下,作为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7项目,通过国家权威核心查新机构科技查新两项,研发出装置实物模型,并通过270余次测试。有效解决了常规光伏组件光电转化发电效率提升突破难得行业难题,为绿色能源发展注入创新动力。
图为项目团队进行设备实验
近年来,光伏发电因其清洁、可再生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居民生活、工业生产等领域。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光伏组件常因循光效率低、发电效率显著降低。据统计,全国光伏产业因阴影遮挡造成的发电效率损失高达20%-30%,严重制约了光伏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针对这一难题,沈阳工程学院“智电”科研团队经过长期攻关,成功研发出高效发电的光伏组件,通过三大核心技术突破,显著提升了光伏系统的稳定性和光电转换效率。
图为模型展示
项目学生团队及研学弘电指导教师团队依托多家国家电网行业企业及具有电力行业背景的沈阳工程学院、东北电力大学等业内高校,在该领域取得多项技术突破,并承担多个企业技术攻关子项目科技研发工作。
团队创新性地应用七点循光技术,应用延迟源语算法将超级电容与光伏组件结合,均衡光伏阵列各行输出,将光伏转换效率有效提升8%—10%。
同时该团队研发的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测光伏系统运行状态,智能诊断故障,大幅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智电科研团队表示,未来将积极对接行业需求,借助国家政策支持,推动光伏技术与电力、石油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团队负责人表示:“希望这项技术能真正服务于社会,让绿色能源更高效、更稳定地走进千家万户。”
此次大学生团队的创新成果,不仅展现了青年科研力量在新能源领域的突破,也为国家节能降碳行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标志着光伏产业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迈出重要一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信虹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