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至21日,中南大学“地韵湘行”支教实践团在南岸村开展了三堂别开生面的地质科普启蒙课,支教团依托地质学科特色优势,将专业知识与趣味互动巧妙融合,将书本理论转化为生动科普。通过有趣的科学实验和地质知识学习,在南岸村孩子们的心中播撒下探索地球奥秘的科学种子。
张志远老师以“人类演化简史”为主题,课堂从揭秘化石形成过程为切入点,直观呈现远古生物形态,借助动画短片与化石模型展示,并通过古今生物对比,有效拓展了学生的地质认知视野。课堂亮点聚焦于“模拟地质移动”环节,张老师带领学生运用泡沫板亲手操作,直观模拟板块碰撞挤压过程,将抽象地质运动具象化,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板块运动规律及高山隆起等地形成因。
在“火山探秘” 课堂上,李睿老师手持火山构造示意图,深入浅出地解析了地球内部岩浆活动与火山喷发的奥秘,清晰阐释板块运动与火山形成的科学关联。李老师还用动态图片展示了不同类型的火山形态差异,现场互动问答气氛踊跃。课程尾声,李老师抛出压轴思考题——“从火山活动中能学到什么?”引导学生深度提炼课堂知识,升华学习成果。
孙晓雅老师聚焦“身边的地质风险”,向学生讲解了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常见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预警信号及应急避险方法,同时特别结合南岸村的地形地貌特点,着重警示雨季泥石流的防范要点。整堂课理论与本土案例紧密结合,引导学生们思考“遇到山体滑坡该如何逃生”“地震时如何保护身体”等问题。学生踊跃举手发言,清晰掌握了遇险时“及时报告、迅速避险”等关键应对措施,现场气氛热烈。
中南大学“地韵湘行”支教实践团的系列地质科普课为青少年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地球奥秘的窗口,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下一步,“地韵湘行”支教团将更加聚焦青少年成长需求,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科普服务活动,扩大科普覆盖面,为青少年提供更多接触科学、了解科学、探索科学的机会和平台,在地质科普中点燃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梦,赋能乡村教育,奏响澎湃青春之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妍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