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7日讯(通讯员 孙子豪)7月18日至8月5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学子组建“青禾护芽队”支教团。他们先后前往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留山镇张庄村、卧龙区靳岗街道兰营社区和南阳市图书馆等多地。聚焦留守儿童成长,这支年轻的队伍策划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支教活动。活动覆盖了思想引领、身心发展、文化传承、文明生活、科技创新、快乐学习、艺术素养七大板块,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充电加油”。
红色课堂,播种信仰
“老师,你看我做的国旗!”一个脸蛋红扑扑的小男孩兴奋地举着自己刚完成的手工。在“祖国旗帜在我心”的小课堂上,孩子们通过亲手制作国旗、拼接祖国拼图,将爱国的情怀种在了心田。
图为队员协助孩子们制作红旗 张梦圆供图
在“童心筑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上,队员们通过拼图游戏为孩子们讲解祖国疆域。“老师,新疆是不是有好多葡萄?”队员们耐心解答着孩子们的问题,引导大家更深入地了解祖国各地。桌上,孩子们拼好的中国地图缓缓铺开,宛如一片小小的锦绣山河,孩子们都看得十分投入。
图为队员教孩子们地图知识 张梦圆供图
文化课堂,触摸文脉
南阳市图书馆里,蓝染的靛蓝色晕染了整个夏天。“把线缠得越紧,染出来的白花越明显。”队员们手把手教孩子们扎布,指尖的棉线在白布上绕出各种花样。当孩子们把染好的布从水里捞出来,看到蓝白相间的花纹时,忍不住欢呼;皮影戏课堂更是热闹。队员用纸板拼出孙悟空、猪八戒的形象,再教孩子们用竹棍操控。“孙悟空的金箍棒要这样甩才威风!”孩子们边说边演示,幕布上的皮影活灵活现。
图为队员们协助孩子们演绎皮影戏 张梦圆供图
科创课堂,点燃好奇
“用三根吸管就能搭出承重桥?”兰营社区的科学课上,孩子们瞪大了眼睛。队员先演示如何把吸管折成三角形结构,再让大家分组比拼。“我们的桥能放五本书!”一组孩子兴奋地宣布,他们的“作品”虽然简陋,却稳稳地承载着重量。
图为队员帮助孩子们搭建作品 张梦圆供图
VR眼镜制作课上,当孩子们戴上自己组装的眼镜,看到虚拟世界里的恐龙时,惊呼声此起彼伏。“原来科技这么神奇!”可爱的孩子们摘下眼镜后,立刻围着队员问原理,眼里闪着好奇的光。
图为队员指导孩子们制作VR眼镜 张梦圆供图
温情陪伴,驱散阴霾
南阳市中心医院耳鼻喉一病区里,暖意驱散了病痛的愁云。青禾护芽队的队员们先给孩子们讲起防灾减灾的小知识。随后,彩纸在指尖翻飞,剪出各式花样;橡皮泥被捏成小动物、小花朵,天马行空的创意层出不穷;印着漂亮服饰的卡片上,也被涂上了五彩斑斓的颜色。
这些轻松的游戏填满了住院时光,让孩子们暂时忘却治疗的压力,笑声在病房里回荡。队员们还轻声和孩子们聊天,听他们讲住院的趣事,用陪伴温暖每一颗需要关怀的童心。
图为队员和孩子们一起剪纸 张梦圆供图
暖心家访,传递温情
活动的温度延伸到课堂之外。队员们深入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慰问和调研。“我们发现很多孩子其实特别渴望陪伴和交流。”队长感触颇深。他们针对孩子们普遍的孤单感和缺乏关注的问题,给予耐心的疏导和温暖的陪伴。
图为队员到家中与孩子交流 张梦圆供图
从张庄村课堂的红色印记到兰营社区里的科学探索,从图书馆的非遗传承到医院中的温情守护,队员们埋下的知识种子,正悄悄在童心土壤里扎根。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青禾护芽队队员们用专业的知识、饱满的热情和无私的奉献,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寓教于乐、收获满满的“七彩假期”。更用行动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贡献了青春力量。活动虽已结束,但这份关爱与启迪将在孩子们心中持续生发。(通讯员 范资昂 岳文杰 )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孙子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