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4日讯(通讯员 吴艾玲)近日,西昌学院心理学社13名青年学子组成实践团队,前往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乐跃镇小高完全中心小学,开展了为期11天的“三下乡”支教活动,以专业所长助力当地儿童成长,用青春力量架起温暖桥梁。
▲图为001/图注【大合照】
团队结合专业特色与学生需求,设计并实施多样化支教课程。 抵达小高完全中心小学后,队员们依托心理学专业知识,针对当地学生特点规划了系列课程:通过趣味游戏开展情绪管理小课堂,帮助孩子们认识喜怒哀乐、学会表达与调节;以心理为主题为载体开设人际交往课,引导他们理解合作与分享的意义。同时,针对部分学生较为内向的特点,队员们通过一对一聊天、团体心理小游戏等方式,耐心倾听孩子们的心声,鼓励他们大胆展示自己。
▲图为002/图注[进行沙盘游戏]
▲图为003/图注[绘画]
▲图为004/图注[黏土创作]
▲图为005/图注[红歌教唱]
▲图为006/图注[拓印包包]
支教活动延伸至课外,形成课堂教学与家庭互动的联动。 除了常规授课,团队还利用课余时间走访部分学生家庭,深入了解孩子们的成长环境,并为家长们提供简单的亲子沟通建议为即将进入大学的学生介绍助学贷款政策。支教最后一天,队员们与孩子们共同举办小型作品展出,与孩子们共同回忆这几天的点点滴滴。
▲图为007/图注[入户宣传]
▲图为008/图注[助学贷款政策宣传]
▲图为009/图注[最后拍照纪念]
11天支教既践行了专业价值,也让学子们体悟到教育责任。这段时光里,西昌学院心理学社的学子们不仅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更在与彝族孩子们的相处中,深刻体会到教育的温度与重量。他们表示,这段经历让青春在基层实践中绽放了别样光彩,未来也将持续关注乡村儿童的成长需求,用所学回馈社会。
撰文 | 吴艾玲
图片 | 西昌学院心理学社三下乡志愿者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艾玲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