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智启云途”实践团采取线上线下融合的创新形式,通过“云端结对陪伴”的特色模式,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将优质教育资源传递给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第一实验小学刘洪校区、山东临沂兰陵县向城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们,着力提升乡村青少年综合素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培养后备人才、积蓄智力动能。
智启新苗,打造多元空中课堂
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活动设有四大基础板块:云阅读、云运动,云课堂、云研学。除此之外,实践团依托学校多语种学科优势及成员专业特长打造特色板块:“云传承”从艺术、节日、文化三个角度带领孩子们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与节日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独有的魅力,建立起坚定的文化自信;“云外语”开设了英、法、日、韩等语言特色课程,累计开设70余节外语课,打破单一语言技能的局限,拓宽孩子们的国际视野;“云美育”从绘画、唱歌、舞蹈三方面出发,让美育的种子在云端生根发芽。实践团还推出了“云交流”特别活动,志愿者与小朋友互通明信片,在云端互动,让关爱在双向奔赴中持续升温。实践团深刻洞察乡村教育现实需求,打造多维度云支教板块,助力乡村学生夯实学科知识基础、开拓全球视野格局、滋养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界。
▲图为实践特征
推普连心,搭建文化传承纽带
普通话是促进社会团结的重要纽带,实践团将其融入教学当中,与学生们开展了丰富的推普活动,例如:词语接龙、合唱歌曲、练习绕口令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增长知识。同时,借助中国语言文字数学博物馆 app,组织学生在发声评测词典中沉浸式感受汉字魅力,并讲解中华语文知识库中的内容。普通话不仅是沟通工具,更是传承文化、凝聚共识的载体。当乡村孩子用普通话流畅交流,他们习得的不仅是语言,更是民族文化的血脉相连;由此生发的自信,正汇聚成乡村振兴最深沉的精神动力。这份自信将引领他们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也为他们的未来注入不竭的力量,更激励着他们将这份语言与文化的火种传递发扬。
▲图为学生合影
续写新篇,构建教育推广模式
屏幕内外,成长的轨迹清晰可循。本季“一起云支教”的成效,在孩子们自信表达的普通话、熠熠生辉的文化认同感以及跃跃欲试的外语能力上得到生动印证。这段经历也让志愿者们超越了服务的表层,深刻理解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弥足珍贵,以及自身行动在点燃乡村学子梦想、促进教育公平中所承载的非凡重量。乡村教育的突破,在于构建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未来,实践团将继续以线上智教平台为枢纽,探索“大学生志愿者-乡村中小学生双向成长”互动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学院专业优势,结合AI学习分析,动态优化课程设计,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教育干预,将优质“五育融合”教育课程精准输送给欠发达地区的孩子们,帮助孩子们获得适配未来的全面发展机会。
▲图为团队队员合影
“智启云途”实践团以“云”为桥,用精准的课程设计回应乡村学生的真实需求,借前沿的推广方式让语言文字承载的文化力量持续传递,真正让教育的种子在乡村扎根,让每一颗“新苗”都能借着语言与知识的翅膀,飞向更广阔的未来,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的青春动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舒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