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玉溪师范学院“红绿融合 推普兴边”推普团在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腾冲市明光镇东营社区,开展了一场 普通话推广活动,正悄然为孩子们编织着梦想的翅膀。志愿者们跨越山海,将普通话的种子播撒在这片边境土地,用语言的力量点亮孩子们的未来。
山河远阔,推普启程
腾冲市明光镇东营社区,地处边境,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多元文化交融,让这里的语言环境充满特色。然而,语言的多样性在带来文化活力的同时,也给孩子们的成长与发展带来了一些阻碍。为了让边境地区的孩子们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享受到更广阔的教育资源, “红绿融合 推普兴边”推普团带着使命与热忱而来。
志愿者们深知,普通话是连接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桥梁,更是孩子们走出大山、拥抱世界的 “通行证”。他们提前筹备 了 丰富的课程与活动,从基础的拼音教学,到生动的故事讲述,再到创意满满的 “梦想表达”环节,力求让普通话学习变得有趣、有用、有温度。
课堂内外,语润童心
推普课堂上,志愿者们化身为孩子们的 “语言导师”。在拼音教学中,他们用形象的比喻、活泼的互动,帮助孩子们区分易混淆的声母韵母;在词汇积累环节,通过讲述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让孩子们在学习普通话词汇的同时,拓宽视野,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向往。
而最让孩子们期待的,当属 “我的梦想是”主题分享活动。黑板上,洁白的粉笔字写下“我的梦想是”,开启了一场关于未来的美好对话。孩子们纷纷走上讲台,用还带着些许方言口音的普通话,诉说着自己的梦想:“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军人,保护祖国”“我想成为医生,帮助更多人”“我要当老师,教小朋友知识”……
这些稚嫩的声音,传递着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志愿者们认真倾听,给予鼓励与引导 。 纠正发音的同时, 也 让孩子们感受到普通话传递情感、表达自我的力量。课堂外,推普团还组织了 “普通话寻宝”“方言与普通话对对碰”等趣味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巩固所学,加深对普通话的热爱。
红绿融合,赋能成长
“红绿融合”,既有着对边境地区红色文化、绿色生态的呼应,也寓意着用普通话这一“绿色”交流工具,传承红色基因,赋能孩子们成长。在推普过程中,志愿者们将当地的红色故事、生态保护知识融入教学,让普通话学习与家国情怀、乡土文化紧密相连。
讲述边境英雄的事迹时,孩子们用普通话重温那些热血与感动,懂得守护边疆的意义;介绍家乡的自然美景、珍稀动植物时,普通话成为传播生态之美的纽带,激发孩子们爱护家园、建设家乡的责任感。这种 “红绿融合”的推普模式,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语言能力,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的种子。
梦想续航,声传远方
随着推普活动的推进,东营社区的孩子们发生着悄然变化。曾经有些腼腆、不敢开口的孩子,如今能大方地用普通话交流;曾经对外面世界有些懵懂的他们,通过普通话了解到更广阔的天地,梦想的轮廓也愈发清晰。
推普团的志愿者们深知,一次推普活动的结束,是孩子们普通话学习与梦想追逐的新起点。他们为孩子们留下学习资料,建立线上交流群,持续为孩子们提供普通话学习支持。同时,也呼吁更多人关注边境地区的语言教育,汇聚力量,让普通话成为边境孩子逐梦路上的有力翅膀。
在祖国的边境线上, “红绿融合 推普兴边”的故事还在继续。普通话如同一束光,照亮孩子们的梦想之路,也让边境地区的文化交流更加顺畅,民族团结更加紧密。相信在语言的滋养下,东营社区的孩子们必将乘着梦想的翅膀,飞向更广阔的未来,用普通话讲述属于他们的精彩人生,为边境地区的发展注入青春活力与希望。
未来,期待更多这样的推普行动,跨越山海,连接起每一个边境角落,让普通话的声音在祖国大地久久回响,让每个孩子的梦想都能在语言的助力下,绽放光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思娅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