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传巴渝·舟连清溪 |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燕尾传遗推普实践团”赴重庆巫溪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10 12:3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育淞 向焚 张伟群   阅读 5.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2025年7月24日至8月2日,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燕尾传遗推普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一行11人奔赴重庆市巫溪县,以“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赓续岭南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为主线,开展为期10天的深度社会实践。团队创新打造“12345”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机制:以调研为主线贯穿始终,线上线下“双阵地”同步发力,聚焦留守儿童、乡村青年和老年人三类重点人群,实施文化、产业、教育、数字四维赋能行动,落地“五个一”特色推普活动,以岭南非遗“三人燕尾龙舟”为文化纽带,探索出一条可复制推广的基层语言文化振兴新路。

图为实践团集结出发

一、山海结盟·共绘推普新图景

实践团与共青团巫溪县委围绕“声传巴渝·舟连清溪”核心主题深入座谈,以燕尾龙舟为文化纽带,创新推出“五个一”非遗推普活动,同步拓展文旅直播、老兵慰问等多维实践。巫溪县团委书记李升高度评价:“让普通话借非遗东风‘破圈’传播,是渝东北片区一次富有价值的探索!”会后,双方正式签署《共建大学生社区实践阵地框架协议》,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未来将融合青年创新力与地方实践经验,以非遗推普深度赋能乡村振兴。

图为与共青团巫溪县委签署共建协议

二、党建引航·百册书香筑语桥

实践团推动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与巫溪县双玉村党支部成功结对共建。签约仪式上,双玉村党支部书记冉啟春聚焦当地普通话普及不足的痛点,与实践团共商“共建+推普”融合路径,确立“以语言互通促文化繁荣、产业兴旺”的共建思路;实践团现场捐赠百册《普通话语音》教材并挂牌“乡村普通话角”,搭建长效学习平台。此次共建以党建为纽带,聚合校地资源,将语言文化振兴工程深扎乡土,转化红色堡垒合力为乡村振兴新动能。

图为党建共建签约暨赠书仪式

三、童心筑梦·龙舟载语润新苗

实践团以岭南非遗“三人燕尾龙舟”为载体,将量身打造的“五个一”推普非遗课堂(同识一艘燕尾龙舟、同制一把非遗漆扇、同诵一段龙舟诗篇、同述一个龙舟故事、同绘一个龙舟娃娃)带入巫溪县暑期托管班,四场课堂教学吸引两百余名孩童参与。孩子们浸润在普通话的氛围中,识龙舟、制漆扇、诵诗词、讲故事、绘娃娃,不仅在趣味盎然的实践中提升了语言能力,更深刻领悟了非遗精髓,实现推普与守护非遗的双向赋能。

图为暑期托管班“五个一”非遗推普课堂

四、步履丈量·千户方言汇语库

实践团深入柏杨、凤凰两街道,以“面对面交流+书面问卷”双轨模式开展走村入户大调研。通过与1200余位居民围坐畅谈、回收500余份有效问卷,团队精准把握当地语言使用现状与需求:方言环境虽承载乡情却限制对外交流,而高学历群体正示范带动普通话学习氛围。基于详实数据,团队系统梳理并建立起“方言-普通话”对照语料库,为后续精准推普与非遗传承提供坚实支撑。该语料库将有机融入推普课程设计,实现语言传承与文化传播的双向联动,为乡村振兴中的语言文明建设书写生动注脚。

图为实践团开展普通话问卷调研

五、博物传声·千年历史焕新音

实践团创新打造博物馆“流动课堂”,青春学子化身“小小讲解员”,以标准普通话为游客生动讲述巫溪千年文脉:从战国木剑的前世今生,到千年盐泉的“白鹿引泉”传说;从“巫咸古国”的神秘,到红池坝云海、兰英峡谷的壮美。用唇齿间的声韵母,让沉睡的历史借规范语言重新苏醒,使游客“听懂”非遗、“看见”文化。这场为游客发声的青春实践,正以语言为笔、传承为墨,书写推普扎根乡土、非遗破浪前行的振兴篇章。

图为青春讲解员用普通话讲述巫溪历史

六、市集烟火·非遗推普两生花

巫溪逍遥广场“声动凤凰赶大集”火热开市。实践团创新打造“线下集市+线上直播”双阵地。线下,市民沉浸体验非遗漆扇制作与龙舟娃娃彩绘,借助“重庆话-普通话趣味对照卡”拓展语言能力;燕尾龙舟模型前,乡音提问与普通话解答交织,化身流动文化课堂。线上,直播吸引超千名观众在线围观,收获超4.2万次点赞,生动展现推普与非遗在市集烟火中的深度交融。这场实践深刻诠释了普通话的桥梁力量——既滋养乡土文化根脉,又助力其声动远方、焕发时代新彩。

图为逍遥广场非遗推普集市火热现场

七、云端推普·红池文旅声飞扬

实践团将推普课堂搬上海拔1800米的红池坝风景区,在花海草甸间开启“‘语’你同游红池坝”文旅直播。成员们以规范动情的普通话,讲述扎鹿盘革命遗址的峥嵘岁月,描绘全球最大“云中花海”的梦幻景致。直播吸引超4500人次观看,收获近11万次点赞,有力展现了普通话赋能文旅传播的显著成效。成员们还在线下同步发放推普宣传册、递送定制团扇,传递服务与关怀。活动以国家通用语言为桥梁,让巴渝风光声动云端、传扬远方,为巫溪文旅注入了新动能。

图为红池坝“‘语’你同游”文旅直播现场

八、致敬荣光·峥嵘岁月普音传

八一建军节前夕,实践团在重庆巫溪县柏杨街道开展“推普+红色教育”主题活动,怀着敬意走访了四位跨越不同年代的退伍老兵,用标准普通话认真记录下他们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的不凡答卷。巫溪县团委负责人感慨,这种创新模式打通了红色记忆的传播通道,让忠诚、坚持、奉献的红色基因突破地域限制,借语言的力量在乡村振兴沃土上生根发芽。实践团计划将这些珍贵的戎马岁月汇编成感人视频和新媒体故事,让藏在大山里的赤诚记忆借标准普通话之力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图为走访慰问退伍老兵并记录红色故事

本次实践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舟、岭南非遗文化为帆,在巫溪山水间开辟出“语润兴村”的创新航道。十日的深耕,不仅收获了丰富的方言语料库、生动的多媒体矩阵、亮眼的直播数据等有形果实,更凝练出“非遗为体、推普为用、青春为媒、振兴为归”的实践路径。这趟青春航程所锚定的,既是方言与普通话的和鸣港湾,更是传统文化驶向未来的深水良港。(作者:张育淞、向焚、张伟群)

图为实践团巫溪合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育淞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6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