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13月32日讯(通讯员 齐晓晓)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村庄的韧性发展关乎区域可持续发展与民生福祉。村庄韧性不仅体现为应对自然灾害、经济波动等风险的能力,更是乡村文化传承、产业升级与社会治理协同发展的综合体现。为深入探究黄河流域村庄韧性发展路径,2025年7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和合共生实践队走进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香赵庄镇东齐庄村,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等方式,开展为期两天的调研活动,挖掘村庄韧性发展的内在动力与现实挑战。
聚焦实地调研,洞察村庄发展
7月17日上午,实践队员在东齐庄村村民李大叔的引导下,走进村庄,与村委会工作人员展开交流,了解近年来村庄的发展情况。工作人员介绍,为增强村庄应对自然风险的能力,村委会积极组织村民开展防洪防汛演练,并对村内老旧排水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在与村民的交谈中,村民王阿姨表示:“以前一下大雨,村里就容易积水,现在排水系统改善后,这种情况少多了,我们生活也更安心。”从这些交流中,实践队员深刻感受到,基层组织的积极作为和村民的配合参与,是提升村庄应对自然风险韧性的关键,多方合力正为村庄发展筑牢坚实基础。
图为实践队员查看排水系统
对话基层干部,探寻发展规划
7月17日下午,实践队员来到香赵庄镇政府,对镇政府分管乡村发展的孙书记进行访谈。孙书记详细介绍,“东齐庄村依托黄河流域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之路,村里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引进新型农业种植技术,推广有机蔬菜种植,吸引了周边游客前来采摘体验,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此外,镇政府还为村庄提供技术培训和政策支持,鼓励村民创业创新。赵阿姨向实践队员说道;“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蔬菜大棚,政府大力支持我们,时不时会来到地里走访,现教给我们方法,提高了大棚的产量,现在我们的日子是越来越好。”政府的政策引导与资源扶持,为村庄产业多元化发展注入活力,是推动村庄经济韧性提升的重要社会力量。
图为东齐庄村产业大棚
走访村民群众,挖掘发展动力
7月18日,实践队员再次深入东齐庄村,与更多村民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对村庄发展的看法与建议。在走访过程中,村民们纷纷表达了对家乡发展的期望与信心。年轻村民赵女士表示:“希望能提供更多就业创业机会,吸引年轻人返乡。发展特色大棚农业、乡村采摘旅游,建设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路,打造创业孵化基地给予政策扶持。”让年轻人留在家乡,既能实现个人价值,又能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带动乡村振兴,让家乡焕发新的生机,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同时,实践队员也了解到,在村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人才短缺、资金不足、技术应用不广等问题。部分村民对新产业、新技术的接受程度较低,制约了村庄创新发展的步伐。这表明,要进一步激发村庄发展的内生动力,可以引入企业合作,利用企业资金与技术优势,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高校科研成果在乡村落地转化。此外,还需加大宣传与培训力度,提升村民参与发展的积极性和能力,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共同破解发展难题,助力黄河流域村庄实现更具韧性的可持续发展。
图为实践队员与赵女士交谈
此次对夏津县香赵庄镇东齐庄村的调研,不仅展现了黄河流域村庄在韧性发展道路上的探索实践,也暴露出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基层组织的积极作为到政府的政策扶持,从村民的殷切期盼到现存的发展瓶颈,都深刻表明村庄韧性发展是一个多方协同、持续推进的系统工程。未来,只有进一步凝聚政府、社会组织、村民等多元社会力量,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升级、培育乡村人才等方面精准发力,才能让黄河流域的村庄在应对风险挑战中不断增强韧性,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的乡村样本。
图为实践队合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夏雨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