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筑梦塞上 天津大学精仪学院实践团探寻榆林能化产业创新与转型密码

发布时间:2025-08-06 17:2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马尧恒   阅读 6.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6日讯(通讯员 马尧恒、焦璇)“绿色能源技术如何落地生产实践?高校科研如何对接产业需求?”

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7月25日至8月2日,天津大学赴榆林“聚焦能化产业发展,展现青年作为”暑期社会实践团踏上了为期10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之旅。实践团深入当地能化领域的创新平台与企业一线,以实地走访与座谈了解的形式,从前沿技术研发到生产实践应用,广泛调研企业用人需求和转型发展现状。

实践首站来到秦创原(榆林)创新促进中心,成员们直观感受到科技创新对能化产业的赋能作用。随后探访的秦创原(榆阳)创新促进中心,聚焦能化等传统工业开展技术革新,构建起传统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桥梁。

图为实践团成员认真倾听榆林市相关创新中心和研究院工作人员讲解

从创新平台走向技术落地,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的氢能储能、煤化工上下游的技术突破,与天津大学科研团队的绿色催化研究交相呼应,贴近产业需求,服务生产实践。

国能榆林化工致力于打造“煤头化尾,化黑为白”的完整产业链,实现了煤化工低碳发展;陕煤榆林化学构建起了千亿级煤化工产业集群,推动了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这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大型能化企业的规范流程与创新活力。

图为实践团与锦界、神木区域多家企业开展交流

国能锦界能源公司的再生回收利用装置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陕西神木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的甲醇全链条生产工艺,展现出能化企业在降本增效与绿色发展上的实践,企业也同实践团关于产业绿色转型与人才储备紧张等问题开展深入交流,让“产学研一体化”的需求更加具体可观。

陕煤神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煤炭专业化服务与 “勤” 文化体系,呈现出现代能化服务企业的管理智慧;府谷京府煤化集团的生产车间里,人工巡检与机械化生产并存,以及企业对检测设备国产化的强烈需求,让成员们深切体会到传统能化产业智能化升级的迫切性。

图为实践团在神木、府谷、靖边区域开展活动

实践的最后一站来到靖边,陕西延长石油靖边采油厂的CCUS项目实现了碳封存与增油双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第一采气厂构建起“开采—净化—利用”的全链条低碳体系;企业与实践团双方关于管网泄露监测技术进行深入探讨,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前沿技术落地生产实践的迫切需求。

一路走来,从创新平台的技术萌芽,到企业车间的生产实践,最后到低碳转型的深入探索,实践团成员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传承与发展。青年学子的专业所长,正是连接高校科研与产业需求的桥梁,而服务于能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正是青春担当的生动体现。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马尧恒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0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