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绥宁,山风裹挟着稻浪的气息扑面而来。“湘韵新程”实践团的脚步踏入插柳村,这十天,村子成了实践团的大课堂。给孩子们讲防溺水知识,他们听得很认真;给村民做反诈宣传,看到他们从不懂到主动了解,感到很欣慰;“利剑护蕾”宣讲时,家长们严肃的表情,让实践团感到了这份工作的分量。
实践团深入走访了古树公园、老苗寨、荷花池这些地方,风景很美,但知道的人还不多。实践团忙着拍照、做问卷、问村民意见,还尝试直播,想把这份隐藏的美介绍给更多人。在莲子田边,听老乡们讲种莲子的辛苦和收获的喜悦;参观稻禾农业公司,看到现代科技怎么帮助农业,真是大开眼界,也学到了很多新知识。
村BA的举行,让整个插柳村沸腾起来。球场上运动员奔跑的身影和球场边忘情欢呼的乡亲,展现了乡村体育活动的活力和凝聚力。实践团为村BA的举行做了些志愿服务,从场地布置到秩序维护,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看到快乐的笑容,真切感受到体育活动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探访湘西会战武阳大捷纪念碑,是此行的重要一课。站在这片红色基地上,细读碑文,触摸历史的痕迹,先辈们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壮举仿佛就在眼前。那一刻,历史的厚重感与青春的使命感在心中激荡。大家深深懂得,脚下这片土地的安宁与今日乡村的发展,都来之不易。守护与振兴这片先辈用热血浇灌的土地,正是当代青年的责任。这份感悟,沉甸甸地留在了心底。
十日,于乡村振兴的漫漫长路,不过一瞬;于实践团,却是成长的刻度。从调研时的烈日奔走,到整理数据的深夜灯火,从思维碰撞的激烈,到看见村民笑脸的温暖,“乡村振兴” 从书本概念,化作了插柳村的一田一屋、一草一木,化作了与村民共情的温度。
这次下乡让实践团成员们真懂了,乡村振兴就是实实在在做事:是帮老乡把莲子种好卖好,是把老苗寨这些地方宣传出去,是传承好红色的基因,担起时代的责任。这十天就像一粒种子种在了他们的心里。未来,实践团将用学到的知识,继续为乡村出份力,让青春在需要的地方闪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颜梦萍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