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寻历史脉络,传承传统文化,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实践团队走进霍山县博物馆,开启了一场沉浸式文化寻根之旅,在古朴建筑与珍贵文物间,触摸历史温度,感悟文化传承。(通讯员 尹家顺 徐喆 洪想想)
图 1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团队展旗图。尹家顺 供图
霍山县博物馆,依托当地历史建筑而建,承载着霍山千年文化记忆。实践团队踏入这片历史空间,首先被古建的独特韵味吸引。“藏钰楼”红墙朱漆,雕梁画栋,金色装饰点缀其间,尽显古典建筑之美;“崇圣祠”虽历经岁月,木质门窗的镂空纹理与斑驳色泽,仍诉说着往昔故事,同学们穿梭其中,仿若与历史对话。
走进大成殿,“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庄严肃穆,两侧陈列的介绍牌,详述着建筑与祭祀文化的渊源。团队成员伫立神位前,感受着儒家文化的厚重传承,从古代对孔子的尊崇,联想到如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思索着中医药文化与儒家“仁爱”等理念的契合点,交流探讨声在殿内轻轻回荡。
在陈列着历史人物雕像与事迹的展区,管仲、李膺等先贤雕像依次排列,文字展板讲述着他们的故事与贡献。实践团队成员们认真研读,从管仲的治国智慧,到李膺的清廉风骨,挖掘历史人物精神对当代的启示。来自中医药专业的同学,更是关注着古代医家相关记载,探寻中医药文化在霍山地域的传承脉络,思考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中医药人才培养。
博物馆序言墙前,团队驻足细品,了解霍山从西汉置县到如今的历史沿革、文化交融。从“楚风汉韵”的文化底色,到多元文化碰撞后的传承发展,同学们深刻认识到霍山文化的包容与韧性,这也激励着大家思考如何以青春力量传承文化、创新实践。
图 2学生参观先贤雕像。凡仕强 供图
此次霍山县博物馆之行,是实践团队文化传承探索的重要一站。同学们在历史遗迹中感悟文化基因,在文物故事里寻找传承密码。未来,安徽中医药大学实践团队将继续以文化为桥,把霍山历史文化与中医药文化传承相结合,开展科普宣讲、文化调研等活动,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用青春行动书写文化传承新篇,让古老智慧在新时代绽放光彩,为传统文化与中医药事业融合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文熙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