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3日讯(通讯员 童湘 周馨)2025年8月2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守望支教社赴邵阳绥宁基层服务践行团在邵阳市绥宁县李熙桥镇双元学校,以北宋《千里江山图》为载体,开展“执笔绘山河”特色美育课,用传统青绿山水画技法激活孩子们的艺术表达,让千年古画里的“青绿”成为孩子笔下的“家乡山河”。
课堂伊始,践行团成员童湘展示绥宁雪峰山的实景图片,引导孩子们观察山峦四季晨昏的变化:夏日浓绿如黛、秋日红枫漫山、冬日白雪皑皑,以及朝霞夕阳中粉紫交织的光影变幻。她借此将“身边的山”与“画里的山”巧妙关联。随后,童湘讲述北宋天才少年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的故事,解析画中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的绚丽色彩与“近大远小、层峦叠翠”的构图奥秘,引导孩子们领悟:传统画卷中的山河,正是古人心中家乡的壮美写照。
图为践行团成员童湘带领孩子们走进《千里江山图》
创作过程中,孩子们遵循步骤实践:先用铅笔在白卡纸上勾勒出高低错落、相互掩映的山峰轮廓;接着用青绿色系油画棒按“上深下浅”的原则上色,并用纸巾晕染出渐变层次,模拟山峦的立体感;再将山峰剪下贴在牛皮纸上,添加河流、房屋、太阳等细节。孩子们发挥创意:有的用棉絮状线条表现山间云雾,有的用金色油漆笔勾勒山脊,描绘出“云雾缭绕的山”“日光照耀下的山”等充满生机的景象。
图为夏令营孩子在白纸上勾勒山峰外形
课堂尾声,孩子们兴奋地围聚在教室前方,展示自己的画作。一幅幅童趣盎然的画面跃然眼前:青绿的山峦映着金色阳光,蜿蜒的河流依偎着小村舍,每幅作品都有一个独特的名字——《云里的山妈妈》《家门口的千里江山》,展现了孩子们独有的天真与创意。
“这些画里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孩子对家乡的真实感受。”践行团成员童湘表示,“当他们用石青、石绿画雪峰山的绿,其实是在把传统艺术变成自己的‘说话方式’——用画笔告诉世界,他们眼里的山河有多美。”这堂“执笔绘山河”特色美育课,巧妙融合传统艺术与乡土生活,引导孩子们在实践中发现家乡之美、亲近传统文化。而那些染在指尖的色彩,已悄然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终将长成属于他们的精神“山河”。
图为践行团成员与孩子们进行作品展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奥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