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究党建引领下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星火接力·心越山海”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对密赛、桃溪、金星、下淤四村展开实地调研,探寻乡村物质丰盈与精神富足协同发展的关键要素。
红色引擎驱动产业兴旺
在金星村,实践队寻迹溯源见证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从2003年引进茶叶优质苗起步,至2006年创办全省首家茶叶合作社,到2021年已建立5家现代化工厂,产业带动村民人均增收超万元,发展至今已拥有千亩茶园,2024年人均收入达到49000元。还有当地特色民宿,起初是村委班子自掏腰包借了村民十万有余,发展起来特色的民宿经济,金星村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通过党建引领打造研学产业,并联动周边村庄组建共富联盟,拓宽了增收渠道。
下淤村秉持“艺创源乡,乐活下淤”。依托清水河发展竹筏漂流、网红打卡点,激活“河畔经济”,带动餐饮民宿;构建“农艺旅”融合业态,让艺术扎根乡土,走出产业兴、文化活、农民富的特色路。
特色治理激活内生动力
密赛村创新“文武治村”模式,以陆王心学涵养乡风,以陆家拳凝聚村民共识。推行“党员联户”制度,确保服务直达每家每户。村支书陆小良“你们在外安心创业,家里有我”的承诺,为村民解决了后顾之忧。针对留守老人配备“一键呼叫”手机,织密关爱网络。实施季度“文明体检”机制,有效激励环境治理与文明素养提升。
桃溪村通过精细划分网格,实现党员联户包片全覆盖,高效化解基层矛盾。设立老年食堂,通过差异化餐补为老人提供实惠餐饮服务。对特殊群体关怀细致入微,如雨季及时转移空巢老人、安排医生定期走访特殊家庭。成功帮扶案例包括协助家暴家庭孩子稳定心态并考入重点中学,守护了村民心理健康。
务实服务筑牢民心根基
实践队在调研中深切体会到,有效治理与务实服务是提升村民归属感和信任感的核心。金星村高效的组织执行力,则体现了“说干就干”的信任。密赛村“一键呼叫”与党员联户,让村民感受到“家里有人管”的安全;桃溪村对特殊群体的精准帮扶,传递了“一个不落”的温暖;四村的发展实践表明,只有让村民心有所依,才能凝聚发展合力。
多元产业拓宽共富路径
金星村研学产业的繁荣,密赛村对村民创业的支持以及桃溪村文旅产业的规划,让村民在家门口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希望和增收途径。“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的愿景正逐步成为现实,有效激发了村民的内生动力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心。这份基于共同富裕的价值感和获得感,是乡村幸福感的重要源泉。
本次调研让实践队学子获益匪浅,他们深刻认识到,深入理解乡土、关注村民心理健康需求、服务基层治理,是心理学助力乡村振兴的独特价值所在。实践队将进一步深化对乡村心理需求的研究,努力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乡村、温暖人心的具体行动,在助力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晨伊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