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7日讯(通讯员黄诗雅、尚佳奇、蓝佳乐 ) 20252025年7月18日,当《少年》的旋律漫过教室,大屏幕上光影次第铺展:模拟法庭上,少年们手握法条,专注如炬;法律手册上,稚嫩笔迹批注的条文密密麻麻;红色故事里,与法治精神共振的瞬间静默有力——这是佛山大学法学院法韵乡谣实践队与乡村少年共度的最后一课,七天的普法之旅在此刻凝成璀璨星河,照亮少年们奔赴未来的漫漫长路。
一、光影回望:法的种子悄然扎根
图为法律知识快问快答环节
“未成年人受教育权受哪部法律保护?”“《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家长有哪些责任?”法律知识快问快答环节,话音刚落,许多小手便踊跃举起,回答声清亮而笃定。
有人捧着笔记本朗声念出条文,纸页上“受教育权”“生命健康权”的标注格外醒目;有人凭着记忆复述案例细节,曾经觉得晦涩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条文,早已在一个个生活化的解读中,悄悄住进心里。
图为模拟法庭片段
模拟法庭的片段闪过屏幕时,“小法官”庄严敲下法槌的瞬间,教室里漾起会心的笑。那些曾被当作“别人的故事”的网贷陷阱、校园纠纷,如今在法律的剖析下,成了可触摸的“安全指南”。
图为红色故事回顾环节
红色故事回顾环节,当革命先辈用纪律凝聚力量的往事与今日法律条文相遇,少年们眼中多了份对“规则”的敬畏——原来法治精神,早已在历史长河中代代相传。
二、心声灼灼:法的力量照亮方向
图为小组讨论过程
小组讨论声中,“最难忘的课程”总绕不开法律的身影。从“原来法律离我们这么近”到“懂法才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少年们分享简短,却蕴含对法治认知的悄然蜕变。
当被问及未来的期许,有少年挺直脊背说 “想做个懂法的人,也让身边人懂法”—— 这体现了普法活动的效果:不仅让知识落地生根,更让精神有了传承的模样。
三、掌印留痕:青春与法治的郑重约定
图为印掌印过程
结课仪式上,一面洁白的旗帜被缓缓展开,“心中铸天平,铁肩担道义”的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实践队员与少年们排起长队,将掌心蘸上颜料,郑重地按在旗帜上。
一个个五彩的掌印层层叠叠,像一颗颗跳动的青春心脏,与文字里的法治信念紧紧相拥。这面印满掌印的旗帜,成了青春与法治最鲜活的约定,见证着一颗颗种子在夏日里破土而出。
四、尺素传情:信笺里的法治期许
结课的高光时刻,实践队员将一封封手写信郑重递到少年手中。信笺里,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藏着最恳切的叮咛:“《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你抵御风雨的铠甲”“遇事别急着冲动,想想法律的边界,冷静比发泄更有力量”“法律从不是枷锁,是让你大胆追梦的底气”。
有少年轻轻摩挲着信上的字迹,眸中的光与纸面的墨色交相辉映,这信笺,便是法治精神的接力棒。
图为队员送手写信
五、不说再见:以法为翼向未来
大合影的快门声响起,阳光穿过窗棂,为每个人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边。这场夏日的普法之旅虽暂告段落,但法治的光芒永远不会熄灭。
愿少年们带着这些天种下的法律种子,在往后岁月中,既明晰《未成年人保护法》赋予的权利,也清楚《刑法》划定的边界;既会以规则护己,也能用善意暖人。当他们成长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之人,便是对这场相遇最好的回应,亦为乡村振兴注入最坚实力量。
不说再见,只待重逢时,看他们以法为翼,乘风破浪,奔赴更辽阔的未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志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