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尔津县邂逅冬不拉非遗:兰州大学实践团的传承探索之旅

发布时间:2025-08-03 12:08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5.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学子风采

为深入体验和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魅力,2025年7月初,兰州大学“非遗新彩映天山”实践团深入新疆布尔津县,开启了一场聚焦哈萨克族冬不拉非遗文化的探索之旅。在这片充满历史与文化气息的土地上,实践团成员通过实地调研,深度参与了非遗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实践,切身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的蓬勃生机。

社区课堂:非遗扎根生活的生动实践

在额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践团成员开展“冬不拉非遗讲座” 。成员结合调研,分享对冬不拉非遗价值的见解,讲述其传承意义,通过与社区居民的交流,实践团成员深刻领会到非遗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在促进社区凝聚力和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机构调研:传承困境与破局路径

在布尔津县器乐培训室,实践团成员与“阿肯弹唱班”的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到培训机构在双语教材缺乏、学费负担重等方面的困境,成员们对非遗传承面临的挑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实践团成员也看到了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合作模式,为非遗传承开辟新路径的可能性。

博物馆探索:历史的回响与现代的对话

在布尔津博物馆民俗展厅,实践团成员通过全息影像、数字基因库等现代展陈技术,探索了冬不拉非遗的历史脉络。成员们对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让历史“活”起来,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政府协同:多元共治的保护机制

与布尔津县文旅局局长的交流中,实践团成员了解到政府在非遗保护和传承方面的努力和规划。成员们认识到,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政府、社区、教育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在文旅局的支持协调下,实践团与社区广场成功开展冬不拉非遗小型演奏会。成员们将调研所学转化为实践成果,面向当地民众演奏传统曲目。这场由政府搭台,青年传承的表演,不仅检验了团队的学习成效,更让非遗艺术从课堂走向公共生活,生动诠释了多方协作的传承新模式。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兰州大学“非遗新彩映天山"实践团成员不仅对哈萨克族冬不拉非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成员们表示,将把这次实践中的所见所学带回校园,与更多的同学分享,共同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撰文:加伊娜·呼马尔汗

摄影:叶尔艾·叶尔肯别克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8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