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日讯(通讯员 谢璇、李炳煦、陶歌)为响应新时代青少年财经素养培育与素质教育号召,深入开展团中央关爱行动“七彩假期”实践活动,充实辖区青少年暑期生活。近日,安徽大学经济学院财智童行匠心传承志愿服务队在合肥市庐阳区鲁园社区开展了为期十一天的志愿服务活动。本次活动通过系列创新课程与互动体验,帮助孩子们从红色财政到现代经济知识多维度学习,树立正确财富观与文化认同感,在动手实践和创意表达中快乐学习、不断成长。
“红色财政密码”课程带领孩子们回溯了中国财政发展历程。物资调配模拟活动还原计划经济时期场景,孩子们在物物交换中初步理解“再分配”概念;从“扁担银行”到数字人民币的演进讲解,让孩子们在互动中感受到中国财政体系从革命年代到改革开放的深刻变革。“三代人钱包”对比表填写环节,不仅展现了三代人在物质交换与支付方式上的差异,更让孩子们直观体会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巨变。
▲图为志愿者帮助学生体验挑扁担
货币史诗课堂上,实践团成员系统讲解了货币形态的三次重要跨越,并将提前准备好的彩色橡皮泥逐一分发给孩子们,带着大家用彩色黏土动手制作这些“千年货币”。孩子们捏贝币时会模仿贝壳的纹路,做刀币时认真对照形状,好奇并探索着古老金融文明
▲图为学生们制作手工货币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随着孩子们朗朗的节气歌,节气哲思课程开始。主讲人把传统节气里的智慧和现代理财知识结合起来,让社区儿童在节气文化中探寻经济运行的规律与智慧。列举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的案例,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节气智慧作比喻:自然规律就像现代财政的钱袋子——经济好的时候多储备,遇到波动时能灵活调配,这就是动态分配的智慧。
▲图为志愿者为学生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
在活动最后一天,鲁园社区青年之家的教室里暖意融融。实践团成员巧妙串联起十天来的核心内容,将抽象的经济知识与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场景紧密结合。课堂间隙,志愿服务队成员们有序分发调查问卷,收集孩子们的学习反馈,并开展少儿绘画才艺大赛,带领学生进行社区清洁活动,全面助力孩子们成长。
▲图为团队于鲁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合影
活动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圆满落幕。此次实践不仅彰显了经济学院学子在服务社区中的创新担当,更以“学以致用、匠心传承”的理念,推动经济学启蒙教育在基层生根发芽,使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红色文化的熏陶,树立了诚信意识,为今后形成良好的财经思维打下了基础。成员们纷纷表示,将继续探索跨学科融合路径,为青少年财商教育注入活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唐士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