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口吐锦绣,童眸映山河 —— 潍坊理工学院创新乡村儿童美育实践纪实

发布时间:2025-08-02 15:5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韵茜   阅读 520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2日讯(通讯员 王韵茜、王妤、徐岩、李赫、徐天赐、邹东圳)近日,湖潍坊理工学院”青衿·童心“志愿服务队在潍坊市青州市许家庄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才艺大比拼”与“非遗传承·心灵绘梦”主题活动。活动吸引了100余名儿童参与,通过才艺展示、非遗绘画与心灵表达相结合的方式,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展现自我、传承文化的舞台。故此,在潍坊理工学院“青衿·童心”志愿服务队的带领下,开始了在“才艺工坊”环节,“老师,看我的后空翻”,“老师,看我的摇花手”……孩子们化身为“小小艺术家”,通过舞蹈、唱歌、魔术、朗诵等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才华。志愿者设计了“才艺接龙”“即兴挑战”等互动游戏,激发孩子们的表演欲望和团队合作精神。9岁的留守儿童志滨用一声“怒吼”哈--“老师,快看我的后空翻”。虽然一声令下,孩子们齐刷刷的看过去,只听得耳边一句句的哇塞!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故事表演会”,孩子们通过才艺讲述自编的小故事。志愿者杨影表示:“孩子们的表演不仅展现了才艺,更传递了他们的情感和梦想。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勇敢表达。”活动最后,团队为孩子们颁发了纪念小奖品,并将表演照片制作成电子纪念册,留下珍贵回忆。

▲图为孩子们获得小奖品的照片

“别抢我的颜料,”“老师,看我做的”……在“非遗民族绘画体验”环节,志愿者徐岩、徐天赐通过图片和视频向孩子们介绍了苗画、唐卡等非遗绘画艺术,并指导他们完成自己的作品。10岁的小晓选择绘制一幅“吉祥图案”,他说:“我想把这幅画送给奶奶,希望她健康快乐。”

“心灵绘梦”活动则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情感表达的窗口。通过主题绘画(如“我的快乐时光”“未来的梦想”),孩子们用画笔倾诉内心世界。志愿者将画作整理成“心灵树洞画册”,赠予孩子们作为成长留念。队长王韵茜说:“艺术不仅是技巧,更是情感的载体。希望通过绘画,帮助孩子们释放压力,感受艺术的疗愈力量。”

▲图为和孩子们非遗·绘画的大合照

“看我的做的情绪小怪兽”,“看我的小黄豆一家”,“我希望可以有人陪着我一起我,就像是这个小兔子一样”……志愿者李赫带领着孩子们进行了泥塑制作,通过将抽象情绪具象化为可操作的橡皮泥造型,帮助儿童建立直观的情绪认知体系,在揉捏塑性中完成情绪调节的物体隐喻。

▲图为情绪小怪兽泥塑

夕阳的余晖为活动中心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孩子们精心创作的画作和才艺照片在柔和的光线下熠熠生辉,每一幅作品都诉说着他们纯真的梦想和真挚的情感。"当看到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星光,所有的辛劳都化作了幸福的感动。"志愿者徐岩在日记本上写下这句发自肺腑的感悟。

▲图为与孩子们的大合照

夕阳西沉,活动中心渐渐安静下来,但那些五彩斑斓的作品仍在诉说着今天的精彩。看着孩子们依依不舍的背影和手中紧握的作品,这不仅仅是一次活动,更是一颗颗梦想种子播撒的时刻。愿这些小小的艺术家们,带着今天的自信与快乐,继续在人生的舞台上绽放光芒。

撰文 | 王韵茜

图片 | 邹东圳、李赫、徐天赐

一审 | 徐岩 

二审 | 王妤 

三审 | 王韵茜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韵茜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1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