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兴乡|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研究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02 16:2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郭润浩   阅读 233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2日讯(通讯员 郭润浩)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实践本领,激发青年责任担当,7月12日起,音乐与舞蹈学院"文脉兴乡"社会实践队赴福建福州马尾船政文化遗址群,有序开展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围绕"中华文脉赓续"主题,组织队员追寻重要历史事件发生地,感悟历史智慧与奋斗精神,切实履行时代使命,弘扬船政文化。

▲图为“文脉兴乡”社会实践队合影

溯寻自强根脉:在“海军摇篮”触摸近代化先声

船政文化承载着中国近代化探索的重要记忆。19世纪中叶,在清末洋务运动背景下,由左宗棠倡议、沈葆桢主持的马尾船政应运而生。作为近代中国首个国家造船基地和海军人才培养基地,这里成为打破传统桎梏、开展"师夷长技以自强"实践的战略支点,被誉为中国近代海军的发源地和中国近代工业的重要起源地。实践队首站走进福州船政文化博物馆,通过舰船模型、设计图纸、历史照片等文物资料,系统了解近代仁人志士为实现海洋强国梦想的奋斗历程,深刻领悟"爱国、科学、创新、图强"的船政精神内核。

▲图为实践队在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合影

活化历史叙事:“青马”微课赋新声,艺术诠释传薪火

为让历史文物焕发时代生机,队员黄琦悦发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员的示范作用,担任"青马宣讲员",录制《文"话"船政》主题微视频。她以展厅内"船政铁锚"为切入点,解析其纹饰体现的中西文明交融;通过船政学堂课程表,解读沈葆桢等改革先驱融合中西教育的创新理念;借助手绘蒸汽机图纸,展现传统工艺与西方技术的有机融合。同时,队员闫晨蓉结合专业特色,创作以船政历史为素材的原创舞蹈作品,用青年视角和生动语言,将林则徐、沈葆桢等历史人物的贡献转化为鲜活的思政教育素材,有效增强船政文化的传播力与感染力。

▲图为实践队队员录制青马学员宣讲的瞬间

深研文脉新生:田野把脉献策,智绘活化蓝图

团队深入马尾船政遗址区、三坊七巷等地开展田野调查,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形成详实报告,系统梳理作为中国近代海军发源地的工业遗产价值。基于调研成果,实践队从青年视角提出活化利用建议,并提供数字化资源支持,为历史文脉的创造性传承与文旅融合发展贡献智慧。

▲图为音乐与舞蹈学院社会实践队合影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音乐与舞蹈学院"文脉兴乡"实践队交出了一份知行合一的青春答卷。队员们发挥专业特长,用影像记录历史遗产,以艺术创作活化文化瑰宝,通过扎实调研为船政文脉保护利用提供参考,在实地探访中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自觉担当文化传承使命。


(通讯员:郭润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郭润浩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