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云报7月31日讯(通讯员 梁艺容)2025年7月3日至7月5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壮韵新传实践团前往横州市文化馆与横州市校椅镇中心学校,对《百鸟衣》故事传播现状、发展情况开展调研。
7月3日,壮韵新传实践团抵达横州市文化馆,实地考察了当地的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馆前宣传栏展示了文化馆在非遗保护、群众艺术活动以及非遗文艺创作方面的成果与工作剪影,其中包括多项获奖作品,彰显了横州市文化工作的突出成就。一楼展厅内展示了横州市当地非遗名录与非遗文化主题文创产品,包括展示了彩色织锦手提包、精致的刺绣球形装饰品、配套铜制茶具、非遗主题信封等,充分展示了横州市丰富的非遗文化底蕴和创意设计能力。文化馆的后墙上,精心绘制了一幅百鸟衣故事壁画,通过视觉叙事呈现故事,引人止步观赏。团队成员积极与非遗工作部工作人员交流,从中得知文化馆对《百鸟衣》故事及其他非遗项目高度关注,积极申请非遗保护资金,不断创新文创设计与活动形式,让越来越多人参与到非遗项目中。同时工作人员透露,考虑到知名度、群体、传承人等多方面因素,文化馆计划将茉莉花与《百鸟衣》故事开展联动互促,实现“以强带弱”,这一举措不仅新颖,更展现出非遗项目发展的独特智慧。
图为团队成员在参观百鸟衣故事壁画 张茹芸摄
图为团队成员在与非遗工作部人员进行交流 王君怡摄
次日,壮韵新传实践团越过茉莉花田,抵达横州市校椅镇中心学校,并在学校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参观了校内的“壮族百鸟衣故事”文化长廊。“壮族百鸟衣故事”文化长廊既是学校开展文化特色活动的场所,也是横州市文化馆在镇上设立的《百鸟衣》故事非遗传承基地。长廊内通过图文等形式还原百鸟衣传说故事,展现《百鸟衣》故事中反抗压迫、追求自由的主题。廊中央,摆放着木制的桌椅,它们是学生们参与活动、接受教育的舞台。随行的工作人员表示,文化长廊已经成为学校开展活动主要场所之一,通过讲故事、写字描摹、绘画等活动,学生们能够亲身感受这一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的个人素养和文化自信。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壮族百鸟衣故事”文化长廊 王君怡摄
不论是创新打造非遗,还是融入学生教育,都赋予古老的百鸟衣故事更多元、鲜活的姿态。在未来,百鸟衣故事将不再遥远与无趣,而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触动人们的心灵,继续在八桂大地上传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梁艺容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