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童年纯真光,隐私教育我先行——西安培华学院青护暖乡志愿服务队走进郝家洼社区开展“隐私保护课堂”宣讲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31 16:4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金莹   阅读 2.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31日讯(通讯员 金莹)为切实加强乡村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提升孩子们对于“隐私”与“安全”的基本认知,近日,西安培华学院医学院青护暖乡志愿服务队走进延安市安塞区郝家洼社区七彩小课堂,面向当地小学阶段儿童开展了一堂特别的“隐私保护课堂”。本次课程聚焦“男女生身体隐私教育”与“儿童自我防范意识培养”两大主题,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播撒健康成长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道“懂得拒绝、学会保护”的安全防线。



一堂沉静温柔又意义深远的“隐私保护课”
“你知道哪些身体部位是不可以被别人随便触碰的吗?”
“如果陌生人送你零食、玩具,请你跟他走,你会怎么做?”、

▲图为志愿者金莹在为男孩们小讲课

课堂上,志愿者们以轻松自然的语气,用动画视频、情境模拟和绘本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们理解“隐私”的概念,明确哪些身体部位属于“隐私部位”,哪些行为是不当的接触,又该如何应对。

考虑到乡村儿童对隐私知识的接触相对有限,志愿队特别设计了“小手举一举”、“我是安全守护员”、“对与错抢答游戏”等互动环节,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孩子分辨安全与危险,鼓励他们大胆说“不”、勇敢寻求帮助。

▲图为志愿者董赞、杨丹荷在为女孩们讲课

“之前总觉得这些事离我们太远,但听完老师讲后我知道,不光要保护自己,还要告诉别人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事。”一位女生在课程后低声说道。

医学生进村入校,为儿童健康成长注入“专业力量”

此次宣讲,是西安培华学院医学院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社会服务的一次生动实践。志愿服务队结合护理专业背景,从生理发育特点、心理认知阶段、性别意识启蒙、安全行为习惯等多个维度入手,科学设置授课内容,确保知识“听得懂”“学得会”“记得牢”。

▲图为孩子们踊跃发言

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接受能力,志愿者还进行了分层次讲解。对低龄孩子以“哪些触碰是友好的,哪些要说不”为核心,对高年级学生则重点讲述青春期身体变化、如何防范网络诱骗、遇到危险时如何第一时间求助等内容,帮助孩子建立对自我身体的尊重感与边界意识。

“不仅要关心孩子发烧有没有吃药,更应该关心他们是否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志愿者淡英杰同学在活动总结中说,“这不只是一次课,而是我们青年护理人对‘健康乡村’建设的一种责任表达。”
乡村卫生教育的一步——更需大步前行

安塞区郝家洼社区地处黄土高原,许多儿童为留守群体,与父母沟通有限,对身体认知、安全界限等问题普遍存在模糊或空白。“孩子们有时连‘这是隐私’都不懂,哪怕被人触碰了也不敢说、不知道该说给谁听。”一位基层社工坦言。
此次隐私保护课堂,不仅让孩子们获得必要的认知启蒙,也让学校教师和当地家长意识到隐私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为此,青护暖乡志愿队还向学校和家长群体发放了“儿童自我保护指导手册”与“家校共建儿童安全教育建议清单”,推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儿童安全教育体系。

▲图为孩子们和志愿者互动

指导老师金建成表示:“卫生不止是洗手刷牙,更是心灵和意识的干净与强健。这堂课,其实也是在为乡村未来的孩子,搭建一座‘看得见’的保护伞。”

微光成炬,青春为爱守护
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得到了白坪街道办、鼓乡爱心志愿者协会、区团委等多方的大力支持。课后,孩子们纷纷写下课堂感言,一张张纸上写满了“以后不随便和陌生人走了”“我要告诉弟弟妹妹保护自己”“我会告诉爸爸妈妈今天学的知识”等童稚却坚定的字句。
“隐私教育并不是一时之课,而是一生之事。”作为未来的医护工作者,青护暖乡志愿服务队用一次次深入村庄、走近童心的脚步,为乡村儿童带去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播,更是尊重、关怀与自我认同的建立。

他们以青春之名,投身乡村教育,用专业点燃希望;他们以医者仁心,播下健康意识的种子,静待花开。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金莹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8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