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紧密结合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围绕“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特此财经学院学子赴山南市错那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重走戍边道路”红色边疆行三下乡实践活动。
实践团赴山南市错那边境管理大队调研,受到大队领导的热情接待,并协调人员及车辆前往浪坡乡、肖村等地进行走访调研。错那边管理大队民警向同学们分享了关于“警民共筑,民族团结”的九个事例,实践团成员被白志林同志的故事所感动,表示老白同志“以所为家,视驻地为家乡,视群众为家人”的信念是每一位党员同志的初心和使命。
▲图为实践团与山南市错那市边境管理大队民警合影
▲图为实践团成员对边境管理大队日常工作以及错那市边境建设情况进行交流
随后至浪坡边境派出所肖村警务室观看边疆建设宣传片,从“点上固堡垒,线上筑屏障”“讲担当 重实干 打造先锋队伍”“强联动 促融合 提升主业质效”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学习。到肖村史馆进行学习,实践团成员进一步了解边防形势、戍边路上的乡村振兴以及肖村的旧貌与新颜的对比。肖村作为错那市党政军警联防联控重点区域之一,稳边控边使命重大,守土固边任重道远。最后在浪坡边境派出所,实践团成员与教导员对浪坡乡的具体情况以及日常巡逻工作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图为实践团与浪坡边境派出所民警座谈
▲图为实践团参观肖村史馆
▲图为实践团与护边员员交谈
▲图为实践团与护边员合影
▲图为实践团采访浪坡边境派出所教导员
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得以零距离接触边防工作,切身感受“守边固边、爱边强边、兴边富民”的深刻内涵。这一实践经历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国防意识,更让大家深刻体会到边防战士“扎根边疆、忠诚奉献”的崇高精神。“传承爱国志,愿做守门人”——这不仅是一句誓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作为西藏民族大学学子更要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始终牢记“爱国 兴藏 笃学 敬业”的校训,勇担时代重任。此次活动的成功开展,必将激励更多青年学子关注边防、心系国防,为边疆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撰文 | 李琳、张瀚予
图片 | 李雨霏
审核 | 李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琳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