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缅怀地震遇难同胞,厚植爱国情怀,7月13日,长安大学赴四川绵阳、凉山“同心共筑中国梦·民族团结润千村”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石椅羌寨和吉娜羌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实践队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前合影
实践队首先抵达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曾经繁华的县城在地震的巨力下变得满目疮痍,残留的建筑上能清晰看到地震留下的巨大裂痕。队员们缓步穿行其间,深感震撼。这里的每一处痕迹都在诉说着2008年那场地震灾难的残酷,让队员们体会到了灾难带来的伤痛,更认识到了敬畏自然,珍惜当下的重要性。
图为队员们参观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
图为队员们缅怀“5.12”特大地震遇难同胞
随后,实践队前往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馆内通过系统的史料呈现并串联起地震发生、抗震救灾到灾后重建的完整历程。参观过程中,队员们目睹了灾难的冷酷无情,也见证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的救援力量与灾区人民坚韧不拔的重建意志。这一过程让大家深刻理解到了面对困境时,团结与信念是跨越艰难的核心动力,而对生命的尊重与感恩,应成为每个人的精神底色。
图为实践队参观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下午,实践队在石椅羌寨和吉娜羌寨进行参观走访。作为羌族文化的鲜活载体,两寨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建筑风貌、丰富的文化遗产展示,以及村民们对新生活的热忱,不仅彰显了羌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折射出羌族人民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此次走访,队员们不仅感受到羌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对文化的韧性以及传统与未来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图为实践队采访羌寨百姓
图为实践队参观羌寨
图为实践队在石椅羌寨前合影
本次实践活动不仅让队员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和团结的力量,更深入领略到了羌族文化的独特底蕴和民族团结所蕴含的强大凝聚力。未来,队员们将更加珍惜当下,勤勉向学,自觉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在党的领导下以实际行动践行民族团结的使命担当,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图片 | 刘雨鑫 张韩安秀
撰文 | 韩若妍
审核丨李明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包力维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