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向上,卸下“心”负担:衡师学子为乡村孩子点亮心灵“晴雨表”

发布时间:2025-07-30 22:5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欣   阅读 5.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30日讯(通讯员 张红瑶、张婕霓、刘欣、姜艳群、张馨、李欣然、唐炜、范思敏、康俊宇、唐媛、程晓冉)当舒缓的音乐流淌,一双双小手随着口令轻抚肩头、徐徐托举,松山中学教室里的空气仿佛被注入了温柔的魔法。721日,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寸草心计划”塘韵薪禾公益实践团衡南县三塘联合学校松山中学开展了一场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的心理健康下乡服务活动,巧妙嫁接高校教育资源与乡村青少年心理需求,以专业而富有趣味的形式,将情绪认知与心理调适的种子播撒进孩子们的心田。 

(图为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感受 刘欣摄)

在光影互动的奇妙交融中,《头脑特工队》的片段成为孩子们理解情绪的生动桥梁。“乐乐”的雀跃、“忧忧”的低落、“怒怒”的爆发、“怕怕”的退缩、“厌厌”的挑剔——五个鲜活的情绪小人跃然眼前,瞬间捕获了所有目光。“原来‘忧忧’也能帮我们获得安慰!”“当‘怒怒’来敲门,深呼吸就是钥匙。”实践团成员程晓冉的讲解如春风化雨,引导孩子们思索情绪的作用。“以前总觉得生气是坏事,现在才懂每种情绪都有它的用处,学会和‘忧忧’、‘怒怒’和平共处,太重要了!”唐家轩兴奋地分享道。这堂视觉化的情绪认知课,悄然在孩子们心中栽下了接纳而非压抑情绪的健康幼苗。


(图为孩子们学习心理手势操 姜艳群摄)

双手交叉,轻抚肩膀,这是给自己一个温暖的拥抱,告诉自己:‘我在关心自己’。”志愿者清晰的口令如同涓涓细流。“掌心向上,慢慢托举,想象把所有的烦恼和压力都轻轻托起,然后……让它们随风飘走。”孩子们全神贯注,跟随示范,认真地学习每一个手势动作。这套集科学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心理手势操,将自我关怀、压力释放、积极暗示等抽象理念巧妙地转化为直观、易学的身体语言。“真的感觉心里轻快了一点!”四年级的肖雨橙学得格外认真,随着动作完成,她小声对同伴惊叹。


(图为课程结束大合照 姜艳群摄)

此次心理健康下乡活动,是高校优质资源赋能乡村心理健康教育土壤的一次生动实践。活动精准对接了乡村青少年心理成长的迫切需求,用创新的形式为孩子们打开了认知自我、理解情绪、科学调适的心灵之窗,将专业心理知识转化为乡村孩子可理解、可操作的技能,为深化乡风文明建设、促进乡村儿童全面健康发展注入了温暖而专业的“心”动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欣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8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