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助力百千万|凤翼展翅映初心 青春赋能育新苗-广州商学院“百千万工程”凤翼突击队2025年暑期实践纪实
青春力量扎根基层 教育实践书写答卷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广州商学院凤翼突击队于2025年7月7日启程,深入广州市黄埔区九佛街道凤凰社区开展为期八天的教育实践。这支由15名青年学子组成的队伍,以“铸魂育人、文化传承、实践创新”为核心,构建“党建引领+社区赋能+公益服务”三维体系,为社区儿童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成长课堂,用青春智慧书写了教育赋能基层的温暖答卷。
▲图为凤翼突击队合照
一、多维访谈聚共识 基层需求绘蓝图
7月7日,广州商学院凤翼突击队开展立体化调研,与凤凰社区党支部书记马靖文共商社区教育痛点,对话社区工作者曾楠梳理服务需求,访谈社区家长与小孩倾听真实心声,数据显示:98%的受访家长表示“孩子课后教育资源匮乏”,部分社区工作者期待“传统文化传承创新”。这些数据为课程设计提供了精准导向。
马靖文书记评价:“青年团队带来了新思维,搭建了家校社协同的新平台,有效促进了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多元发展。”社区工作人员曾楠也感慨:“孩子们从羞涩到主动互动,这样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社区教育的希望。”
▲图为采访凤凰社区党支部书记马靖文
二、五维课堂育新苗 教育创新显成效
语言文化双引擎,传承与创新并举
粤语传承计划:通过《粤语童谣》教学,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跟唱粤语儿歌、模仿日常对话,从羞涩不敢开口到主动举手互动,这份成长让志愿者们倍感温暖。志愿者们还结合本土文化故事进行广府民俗情景剧编排,教孩子们用粤语讲述传统民俗故事,在语言学习中融入文化传承。不仅为孩子们搭建了学习粤语的平台,更以青年力量推动本土文化传承,让粤语文化在趣味互动中薪火相传。
▲图为粤语课堂
英语趣味课堂:运用“水果卡片猜猜猜”“超市角色扮演”等沉浸式教学,结合卡通动画、英文儿歌和情景对话等形式,将基础词汇、简单对话融入互动环节,孩子们在玩乐中用短句分享小故事,轻松掌握了英语表达,使89%的儿童在课程结束后能进行简单英语交流。
▲图为英语课堂
艺术素养全覆盖,传统与现代交融
书法美育工程:从握笔姿势到汉字演变,引导孩子们在临摹中感受笔墨韵味。一张张稚嫩却认真的书法作品里,蕴含着孩子们着对传统文化的好奇,累计完成90幅书法作品。
▲图为书法课堂
非遗体验工坊:岭南舞狮狮头彩绘与粤剧脸谱绘制技艺的活化传承,需以手作实践为纽带,在保留传统纹样密码与人文精神的基础上,通过现代设计思维与教育场景融合实现创新转化。针对儿童开展"非遗小工匠"计划,以趣味化手工体验(如迷你狮头绘制、脸谱拼图创作)为载体,既能培养文化认知与动手能力,更在童心中播撒传统技艺的种子。
▲图为非遗课堂
实践教育新范式,知识与行动结合
法治情景剧场:通过情景短剧演绎“红绿灯的约定”,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传递安全规则意识;红色基因传承:聚焦“七七事变”,用动画短片讲述革命抗战的故事,让红色种子在童心中悄然生根;心理课创新:以“情绪特工队”为引,引导小朋友用画笔表达情感。
▲图为思政教育课堂
多元化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让知识在互动中自然流淌。孩子们不仅收获了技能与认知,更在欢声笑语中埋下文化自信与美好品格的种子。突击队志愿者们的教学为社区持续开展此类活动提供支持,让趣味课堂化作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暖心陪伴。
三、全媒体传播扩影响 青春声量传四方
本次暑期实践取得显著成效,形成"高参与-强传播-广影响"的良性闭环:一是参与度全面达标,实践期间学生到座率达100%,课堂互动率平均达92%,构建起"社区儿童全覆盖、家庭参与全链条"的服务格局,为实践成效提供坚实保障;二是传播力多维突破,突击队积极构建"院校+社区+网络"立体传播格局,联动社区公众号推送实践纪实推文,积极向国家级、省级媒体和院校官网发布深度报道,累积宣传报道20篇,形成校社网三级联动传播体系;三是影响力数据印证,全网浏览量总和突破11.2万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实现“实践-传播-反馈”的有效循环。全网数据印证实践成效,构建传播反馈循环,凝聚社会共识,推动社区、突击队合作可持续发展。
四、青春接力不停步 持续赋能向未来
从广商校园到凤凰社区,从课堂讲授到实践创新,广州商学院凤翼突击队用青春智慧书写了教育赋能基层的温暖答卷。这支队伍以实际行动证明:当青年力量扎根沃土,就能绽放出服务民生的璀璨花朵,为广东“百千万工程”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未来,凤翼突击队将把实践中总结的方法与心得运用到后续工作中,继续深耕支教社区,聚焦小朋友们的成长需求,以青年特有的活力与创新思维,优化教学模式、丰富服务内容,用扎实行动助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共同为社区的育人事业贡献青春力量,绘就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美好蓝图。
▲图为凤翼突击队与社区大合影
撰文 | 陈子墨、陈冠豫、王福裕
图片 | 黄艾宁、余凯婧
审核 | 陈嘉盈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子墨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