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普为翼,童心飞扬——湖南师范大学“奋楫者”实践团举办推普主题文艺汇演

发布时间:2025-07-30 17:1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谭欣雨 刘剑 黄帅   阅读 1.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30日讯(通讯员 谭欣雨 刘剑 黄帅)7月25日下午,岳阳市平江县余坪镇华中小学的教室里洋溢着此起彼伏的掌声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由湖南师范大学“奋楫者”暑期社会实践团组织的“推普为翼,童心飞扬”班级文艺汇演在此举行。四年级的学生们以规范的普通话为媒介,通过歌舞、朗诵、合唱多种形式,展现了少年儿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传播出清晰有力的时代推普强音。

推普为轴,语润心田

据悉,7月6日以来,“奋楫者”实践团在华中小学开展了为期21天的暑期社会实践,面向岳阳市平江县张市村、景福村、仗义村等多个村落,开展了多项推普实践——实践团开设普通话专题课程十余次,内容涵盖经典诵读、传统文化学习及歌曲学唱等;组织系列推普专题活动,包括“趣味汉字”游戏、“普通话大闯关”等多元化形式;同时,实践团成员与学生全过程普通话交流,营造良好普通话交流氛围,不断优化学生普通话语言环境。系统化的实践引导学生将规范用语融入日常学习生活。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普通话应用能力与规范使用意识。此次主题文艺汇演以推广普通话为主题核心,既是实践团在华中小学系统性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集中展示,也是近期推普实践成效的检验。

歌舞相融,文化启迪

开场的双人歌曲节目《上春山》《节气歌》成为此次文艺汇演的亮点。两名学生立于表演区域,以清脆歌声配合自编的舞蹈动作演绎春日意象。《上春山》歌词融汇经典古诗词,韵律优美,朗朗上口,学生以登山步态与起伏舞姿,与“踏遍春山不思还”意境相契。《节气歌》则为“节气美育”课程的教授重点,使古人智慧与农耕文化相得益彰,学子于歌声中识节气,于舞动间习时令,潜移默化间,感悟中华智慧之博大精深。

声情并茂,铿锵话语

独唱与朗诵节目展现出学生个人优秀的普通话语言能力与素养。《送别》小演唱者童音清越,“长亭外,古道边”如清泉流淌,字正腔圆,气息沉稳,余音绕梁,观令众们沉醉于悠扬旋律之中。双人朗诵节目《少年中国说》中,学生肃立于讲台前,随语气起伏搭配有力手势。在朗读整齐的排比句式时,通过错落有致的停顿与重读增强语言张力,末句“与国无疆”收束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全场掌声雷动,将汇演的气氛推向高潮。

童声协奏,共展风采

文艺汇演尾声,全体实践团成员参与到学生们当中,共同呈现《稻香》与《纪念》合唱。伴随着钢琴前奏响起,实践团成员与四十余名学生错落站立,脸上自然而然地露出笑容。演唱《稻香》时,师生共同挥手传递节奏,随着歌词“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摇摆的手臂自然形成和谐的波浪。转入《纪念》副歌,实践团成员一边聆听学生们动人的齐唱,一边轻轻伴唱,“我只想要拉住流年”的歌声在教室回响,师生身体随节拍同步轻晃。曲终时,歌声筑起连绵的桥梁,将两周推普情谊凝成温暖的和声。

统筹安排,协调规划

此次文艺汇演的顺利举办离不开实践团活动组成员的倾情付出。在汇演的筹备阶段,成员们便确立了推广普通话的表演核心主题,鼓励学生踊跃申报节目,随后进行登记整理,汇总制作节目单,并利用课余时间协助学生进行简单排练指导。汇演当天下午,成员们共同布置场地,包括摆放桌椅、绘制黑板,并规划好表演区与观众区。在汇演的进行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全程负责主持串场、音乐播放、秩序维护及安全保障,确保汇演流程顺畅,充分为学生提供表现才艺、展示所学知识的平台。在有限的教室空间里,实践团的全体成员用无限的爱心与热情,构筑起了完整高效、活跃生动的演出平台。

当合唱余音渐消,持续的热烈掌声在教室回荡。这场由全体学生和“奋楫者”实践团共同打造的文艺汇演,让《少年中国说》的宣言与《稻香》的旋律交织成特殊的推普记忆。学生们挺直的脊背与清亮的嗓音,印证着语言自信的萌芽。实践团将以文化与艺术为舟,以规范普通话语言为桨,在平江县华中小学这片教育水域中,划出通向未来的涟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剑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