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8日讯(通讯员 程梦洁 陈佳慧)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深入追寻红色精神根脉,近日,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 “稻香润心・科技惠民” 实践团走进宜春市靖安县,先后开展走访敬老院、拜访老党员、参观况钟纪念馆等系列实践活动。通过沉浸式参与,实践团成员在行走中厚植家国情怀,在体验中强化责任担当,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
图1 实践团与老党员合影
(一)敬老院里的初心对话:校友坚守与青春感悟的碰撞
实践团首先前往校友温儒新任职的宝峰镇敬老院。在院长引导下,成员们进入老人们的生活区,主动协助老人择菜,关切询问其饮食起居与健康状况。 作为江西农业大学校友,温儒新与实践团成员深入交流,分享了自己毕业后选择基层岗位,十余年来在养老服务领域的坚守历程——从最初面对设施简陋、人手不足的困境,到逐步建立完善康养服务体系。他表示,支撑自己前行的是母校培养的“厚德博学、抱朴务实”精神。谈及母校120周年校庆,温儒新充满期待,实践团指导老师胡伟向其发出诚挚邀请,希望他回校分享基层服务经验,为学弟学妹成长提供指引。温儒新的经历让成员们深受触动,认识到个人理想的实现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连,唯有将知识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工具,才能真正实现青春价值。
图2 实践团慰问敬老院
(二)乡间民居的红色传承:老党员与新党员的精神接力
离开敬老院,实践团成员拎着提前备好的牛奶、水果等慰问品,沿着蜿蜒的乡间小路来到宝峰镇另一处民居,拜访有着四十余年党龄的老党员。老党员结合自身经历与新一代党员陈佳慧,谈论自己当年的入党初心和奋斗历程。其他的成员们围坐在老人身边的长凳上,安静地聆听那段跨越半个世纪的红色记忆。老党员饱含深情的话语,让成员们深刻感受到老一辈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与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成员们也表示将以老党员为榜样,铭记老党员“为人民服务,不为己谋利”的嘱托,将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图3 实践团成员聆听老党员的过往经历
(三)纪念馆中的廉洁洗礼:况钟事迹与廉政思想的启迪
最后,实践团一行来到况钟纪念馆。开启了一场关于况钟生平事迹与廉政思想的学习之旅。馆内,气氛庄重而肃穆。参观者们神情专注,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他们的目光随着讲解的节奏,在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和一幅幅生动的图画上流转。这些文物,承载着岁月的痕迹,见证了况钟当年的清廉之举;这些图画,以直观的方式,再现了况钟的生平片段和他坚守廉政的动人场景,让况钟的形象愈发清晰可感,其廉政思想也变得具体而生动。通过此次参观学习,成员们对廉洁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参观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将以况钟等历史上的廉政典范为榜样,以史为鉴,时刻警醒自己。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会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严格坚守廉洁底线,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图4 实践团参观况钟纪念馆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 “稻香润心・科技惠民” 实践团的成员们深知,脚下的土地藏着成长的密码,身边的榜样蕴含前行的动力。此次靖安之行,不仅是一次实践经历的积累,更是一场精神世界的洗礼。未来,他们将带着这份收获,继续把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把学问写在祖国大地上,用青春的脚步丈量时代的需求,用知识的力量回应人民的期待,在传承中创新,在担当里成长,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佳慧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