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7日讯(通讯员 欧阳天田 郑琳 薛婷婷 刘润琪)长征万里雄关道,青春一脉赤子心。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实践中学思想、强本领、弘精神,2025年7月9日—12日,江西水利职业学院“重走长征路”爱国主义教育团先后前往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苟坝会议会址、遵义市纪念遵义会议90周年成就展以及“红飘带”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在这片承载着历史抉择与时代新貌的热土上,切身感悟革命先辈坚持真理、力挽狂澜的精神伟力,实地探寻红色基因引领城乡蝶变的实践路径,借助现代科技重温长征史诗。
旧址寻踪:马灯微光映照伟人抉择
走进见证中国革命关键时刻的苟坝村,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沿着青石板路缓步前行,依次参观了红军马灯馆,红九军团司令部旧址,最终抵达当年召开生死攸关的苟坝会议旧址。旧址内,简陋的会议室里斑驳的木桌、毛泽东同志深夜提灯疾行的田埂小路、那盏见证真理最终胜利的孤灯微光……每一处凝固的实景,都在无声诉说着1935年那个决定党和红军前途命运的关键之夜。
马灯
实践队员了解关于马灯的历史
置身历史现场,实践队员们将书本知识与现场实景深度交融,沉浸式地感悟历史脉搏。这一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深刻内涵得到了最真切的印证。革命先辈于危急关头坚持真理、力挽狂澜的非凡勇气与磅礴的精神伟力,穿越时空,给实践队员们带来涤荡心灵的精神洗礼。
听讲关于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的事迹
在毛主席深夜疾行的小路上感受当初的紧迫
新貌观澜:规划宏图镌刻红色传承
怀着对革命历史的深深敬意与时代思考,实践队员们奔赴遵义市城乡规划展览馆,参观以“拥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纪念遵义会议90周年成就展,开启一场探寻“转折之城”历史荣光与时代新篇的征程。步入展馆,仿佛踏上一条跨越时空的征程:从决定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遵义会议,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遵义新篇章的“希望之城”,一幅由红色基因孕育的发展画卷在实践队员们面前徐徐展开。
展馆根植于遵义会议铸就的“红色根脉”,将伟大的转折精神、长征精神与新时代奋斗精神一脉贯通,有力揭示了“规划引领”这一关键力量,如何推动这片革命圣地赓续红色血脉,将光荣的历史使命转化为澎湃的现代化动能。借助宏大的沙盘模型、珍贵的遵义会议史料、详实的图文资料以及沉浸式视听体验,实践队员们得以跳出书本,站在历史转折的原点,以更宏观的视角理解遵义会议伟大转折如何奠定了今日发展的基石,深刻体悟到科学规划对于引领未来的重要性。
对遵义现代工业化进一步了解
对伟人的言语进行学习记录
科技赋能:数字长卷激扬青春力量
历史的回响犹在耳畔,未来的召唤已然清晰。带着对长征精神的深刻体悟和对规划蓝图的宏观认知,实践团一行踏入了“红飘带”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这座运用前沿数字科技打造的红色文化新地标,为实践团开启了重温长征史诗的震撼之旅。步入“红飘带”,巨大的曲面LED屏幕与全景声场营造出无与伦比的沉浸空间。实践团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湘江血战的硝烟、遵义会议的光芒、四渡赤水的神勇、飞夺泸定桥的惊险、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辛……一幕幕波澜壮阔的长征场景,借助顶尖的数字可视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手段,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和感染力。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红军将士的英勇无畏、军民鱼水的深情厚谊,在光影流动与声效震撼中得到前所未有的生动呈现。这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一场直抵人心的精神洗礼。队员们深切感受到,科技的力量让厚重的历史“活”了起来,让崇高的精神“燃”了起来,使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辉,激荡起青年一代传承红色基因、矢志奋斗报国的澎湃激情。
到达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进行合照
在红飘带面前进行合影留念
此次赴贵州省的红色实践之行,是江西水利职业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筑牢青年思想根基的生动实践。从苟坝会议旧址追寻真理足迹,到规划展览馆展望时代新篇,再到“红飘带”以科技赋能重温壮丽史诗,实践队员们深刻触摸了历史的脉搏,立体感悟了长征精神的磅礴伟力与时代价值。这不仅是一次校准青春坐标、坚定报国信念的精神洗礼,更是在社会实践中砥砺品格、增长才干、贡献力量的宝贵淬炼。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将把汲取的精神养分转化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不竭动力,以“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姿态,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在苟坝会议旧址进行合影留念
在城乡规划展览馆进行合影留念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纯路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