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日至19日,广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语你乡愈”实践团响应“百千万工程”号召,在江门市开平市港口社区开展为期六天的社会实践,获当地团委支持,通过公益课堂与红色研学为侨乡注入青春活力。
作为实践核心,持续五天的公益课堂涵盖语文、数学、外语、心理、安全教育、音乐、美术、舞蹈等多领域,针对6-11岁的孩子采用互动游戏、创意实践等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学习。在梁燕碧、马辉、李铁三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志愿者灵活调整教法,使课堂“有料又有趣”,既助力孩子们知识提升,也锻炼了团队协作与情绪管理能力。
带队老师与实践团和孩子们的合影
聚焦需求,填补社区教育空白
实践团精准对接当地需求,填补社区教育空白。针对家长反映孩子暑期缺乏系统学习安排,艺术心理等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以及社区指出性教育、情绪管理等易被忽视的内容实为成长必需。
团队据此优化课程:教唱红歌《紫荆花盛开》、编排《大耳朵图图》手势舞等特色课,并融入情绪调节、性安全知识教学。团队表示,精准对接需求才能让实践切实发挥作用。
教学《紫荆花盛开》歌曲与特色手势舞
踏访开平红色地标,《紫荆花盛开》唱响华侨爱国情
实践团在开平公益课堂上将红色教育贯穿始终,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团队结合当地历史文化设计课堂,教唱红歌《紫荆花盛开》时讲述开平历史与香港回归历程,将红色历史融入教学,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爱国种子。课程结束后,团队实地走访南楼纪念公园与司徒美堂故居开展红色研学。通过南楼司徒氏七烈士的抗敌事迹、故居中的史料书信,深化成员对华侨爱国精神的理解,坚定服务基层的信念。
实践团到开平南楼实地调研
外语课堂添彩实践,外语趣味课程点亮夏日
实践团发挥外语专业优势,在开平市港口社区公益课堂中开设趣味外语课程,为乡镇孩子拓宽语言学习渠道。
英语课以《字母歌》导入,借助“你画我猜”“单词接力赛”等游戏,让孩子们在互动中学习词汇;日语兴趣课结合《哆啦A梦》动画教学日常用语,带领孩子们认读五十音并合唱日语版《小星星》,为孩子打开多元文化之窗,为乡镇暑期实践增添了“语言色彩”。实践团表示将继续探索创意课堂,拓宽孩子视野。
实践团教学特色外语并感受多元文化
安全“必修课”上线,护佑少年“稳稳行”
团队在开平港口社区开展的公益课程中,联合当地公安局开设安全课堂,通过互动教学传递交通、防性侵及网络安全知识,获家长广泛认可,盼延长课时;孩子们不仅收获成长,立志向志愿者学习,同时有位女孩表示因本批志愿者的榜样力量萌生对大学的憧憬及参观广东财经大学的愿望。社区也期待与实践团长期合作。
实践团开展安全教育树立正确价值观孩子与家长们的反馈及手写信
此次活动以语言为桥梁,融合红色教育,知识传授,安全守护,获多方肯定。实践团表示将持续扎根基层,传承红色基因,以“青春力量”践行百千万工程。
撰文 | 张慧娴 王俏滟 黎文静
图片 | 邹彦羽 苏诗程
审核 | 陈韫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俏滟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