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光暖乡 承韵筑梦
夏日的阳光洒满乡间小路,一场以爱为底色、以艺术为桥梁的“三下乡”实践活动正悄然温暖着乡村的角落。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三下乡药香承韵育青苗社会实践队在菏泽市牡丹区吴店镇孟庄村开展了“荷光暖乡 承韵筑梦”的支教课程。
第一节课是美术课,扭扭烟花棒的创意在本节课绽放。课堂以“扭扭烟花棒”为创作载体,实践队队员先通过图片展示烟花绽放的绚烂场景,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灵感。随后分发彩色扭扭棒、剪刀等工具,耐心示范弯曲、缠绕、拼接的基础技巧。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发挥想象,有的做出“星空烟花”,有的拼出“爱心烟花”,还有的将烟花与家乡风景结合,用稚嫩的双手赋予扭扭棒独特的生命力。这节课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手部精细动作和空间造型能力,更让他们在自由创作中体会到“美由心生”的快乐,课后孩子们纷纷举起作品合影,课堂洋溢着成就感与欢笑。
▲图为实践队队员为孩子们讲解扭扭烟花棒的做法 摄影:刘宝硕
美术课结束后,实践队队员在音乐课选择了旋律轻快、歌词温暖的《我的纸飞机》作为学唱曲目。实践队队员先通过故事导入“纸飞机承载心愿”的主题,再播放歌曲音频让孩子们感受节奏。学唱过程中,采用分句教唱、拍手打节奏、小组接龙等方式,帮助孩子们熟悉旋律与歌词。当孩子们齐声唱出“纸飞机飞呀飞,飞过田埂和炊烟”时,清澈的歌声里满是对家乡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课堂最后,孩子们还拿起画笔为“纸飞机”涂色,让音乐与美术巧妙融合,进一步加深了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图为实践队队员带领孩子们一起学唱欢乐的儿歌 摄影:董凯宇
下午的课程聚焦心理课和舞蹈课。第一节课是心理课。实践队队员针对乡村孩子在同伴交往中可能遇到的困惑,以“社交小妙招”为主题,通过贴近生活的情景展开教学。实践队队员先引导孩子们分享“和同学相处的开心事与小烦恼”,再通过角色扮演还原“借东西被拒绝”“小组合作有分歧”等场景,让孩子们分组讨论解决办法。课堂上,实践队队员总结出“微笑问候”“认真倾听”“主动道歉”等实用小技巧,还带领大家玩“信任背靠背”小游戏,在互动中体会“真诚沟通”的重要性。孩子们积极举手发言,纷纷表示“以后和同学吵架再也不会冷战了”,课堂成为了滋养心灵、学会相处的温暖空间。
▲图为实践队队员教给孩子们社交的技巧 摄影:刘宝硕
最后,实践队队员为孩子们开启舞蹈课程。舞蹈课聚焦儿童律动操学习,旨在让孩子们在运动中释放活力、培养节奏感。实践队队员结合乡村孩子的身体协调性特点,挑选了动作简单、充满童趣的律动操,将“拍手、跳跃、转圈圈”等动作与欢快的儿童音乐结合。教学中采用“分解动作示范+慢速跟练”的方式,先让孩子们逐个掌握动作要领,再合着音乐完整练习。当孩子们跟着节奏整齐地摆动身体、露出灿烂笑容时,课堂变成了欢乐的运动场。这节课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肢体协调性与反应能力,更在集体舞蹈中增强了团队凝聚力,让大家体会到“一起动起来”的快乐。
▲图为实践队队员带领孩子们在音乐中律动身体 摄影:刘昕焱
本日课程丰富多彩,四节课虽各有侧重,但始终围绕“以孩子为中心”的理念,从艺术创造力、音乐感知力到社交能力、肢体表现力,多维度为孩子们搭建了成长的平台。课堂上的每一次动手、每一声歌唱、每一次互动、每一个舞步,都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收获知识、培养兴趣、感受温暖,为本次支教营造了爱的氛围
指导老师:时彦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颖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