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园学子三下乡:青春赋能数字乡村,电商激活农业脉动

发布时间:2025-07-26 21:5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雨晨 张高齐   阅读 1.5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7月26日讯(通讯员 张高齐)2025年7月25日,曲阜师范大学“星火电商 筑梦振乡”实践队怀揣着服务乡村的赤子之心,跨越山水,深入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张庄村,开展了主题为“电商赋能·青春助农”的沉浸式社会实践。实践队员不仅将前沿的电商知识、鲜活的直播技能、扎实的调研精神带到田间地头,更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行动,为沉睡的山货插上“数字翅膀”,点亮了村民触网创业的希望之光,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责任担当,书写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动实践篇章。

精准把脉,田间课堂破解“触网”迷障

初抵张庄村,实践团便马不停蹄地展开了深入细致的需求调研。实践队员走家串户,与村民促膝长谈,与合作社负责人、返乡创业青年深入交流,精准捕捉到当地发展电商的“痛点”:信息闭塞、技能匮乏、对互联网经济既向往又迷茫。“看着网上东西卖得火,可俺们连咋开店都不会,更别说拍好看的照片了。”村民李大婶的困惑道出了普遍心声。

面对这些“数字鸿沟”,实践团迅速调整策略,决定将课堂直接“搬”到村民身边。在村委会略显简陋但充满热情的大院里,在核桃树荫下的石凳旁,甚至在飘散着菌菇清香的种植大棚里,一场场“零基础、接地气、手把手”的电商技能培训如火如荼地展开。队员们发挥专业所长,精心制作了图文并茂、步骤清晰的《农村电商入门实操手册》,内容覆盖“智能手机基础操作与安全”、“微信视频号/抖音小店开店全流程图解”、“农产品手机拍摄构图与修图技巧”、“微信社群裂变营销与客户维护秘籍”、“基础数据分析与店铺优化”等核心模块。实践队员摒弃晦涩的理论,用最朴实的方言,结合当地核桃、菌菇、蜂蜜等特色产品进行现场演示教学。

图为实践队员与村民商讨农业转型方案。张高齐 供图

深研痛点,“青年方案”疏通物流“毛细血管”

实践队员足迹遍布张庄村及周边几个自然村,走访了镇上唯一的快递代理点,与负责人深入交谈;收集了数十份村民近半年的发货单据,仔细记录每一单的运费、时效、目的地;顶着酷暑,跟随村民体验从采摘、打包到送往快递点的全过程;访谈了多位有发货需求的合作社负责人、电商尝试者以及普通村民,倾听实践队员的“物流烦恼”。

调研结果发现:快递网点覆盖不足,村民发货需跋涉十几公里到镇上;成本高昂,首重费用是城区的近两倍,且续重费用畸高,严重侵蚀本就微薄的利润;时效极差,发出包裹往往需要3-5天甚至更久才能到达省内主要城市,生鲜农产品损耗风险巨大;冷链运输更是空白,高品质菌菇难以远销;包装材料获取困难且成本高,缺乏规范指导。

面对这些沉甸甸的问题,队员们挑起重担,白天收集数据、访谈记录,晚上挑灯夜战,整理分析。

图为实践队员在田地里调研农业经营痛点。张高齐 供图

青春力量结硕果,智慧汗水润山乡

实践队的足迹踏遍了张庄村的沟沟坎坎,汗水洒在了希望的田野上。实践队员的付出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制定了一份详实深入、操作性强的物流调研报告,为地方决策提供了来自田野的青年洞察和方案。队员们与村民共同劳动,建立了深厚情谊,村民们的淳朴、坚韧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深深感染了每一位学子。

这更是一堂无比生动的国情教育课和思政大课。队员们深刻理解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深远意义和艰巨性,亲身体验了科技兴农、数字赋能的巨大潜力,更在服务奉献中锤炼了意志品格,增强了时代使命感。“脚底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这次经历让实践队员彻底明白了,我们学到的知识只有在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中才能焕发出最大的价值。

图为实践队全体成员合照。刘钊瑗 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雨晨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8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