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经济学院校团委“希望之光”支教队今年暑期开展的“爱心托管班”活动中,柴湖镇小学的孩子们迎来了一门别开生面的特色课程——趣味经济学。该课程巧妙结合湖北经济学院特色专业优势,将抽象的经济知识转化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体验。
▲图为队员杨还讲解货币种类
课堂上,支教队员杨还通过展示硬币、纸币到手机支付的演变,对比贝壳、石头等原始交换物,生动阐释了货币作为交换工具的便利及其发展逻辑。精心设计的“文具交换游戏”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物物交换的繁琐,直观理解货币如何破解交易难题;而“魔法商店”环节则借助价格标签,引导孩子们认识货币的稀缺性,学会在“需要”与“想要”之间做出理性取舍。这些互动环节层层递进,帮助孩子们建立起基础的经济思维,理解“选择”的本质——即在有限资源下优先满足核心需求。
▲图为队员杨还带领孩子们体验“魔法商店”环节
此次趣味经济学课程的开展,成功地将抽象概念具象化、生活化,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播下“资源有限、选择有价”的种子。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理性思考意识和规则尊重感,更为其未来形成健康的消费习惯、科学的资源管理能力乃至积极的价值观奠定了重要基础。
撰文 | 陈欣 陈梦颖
图片 | 马芷怡 刘嘉豪
审核 |吴胜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梦颖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