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6日讯(通讯员 苏琦、余玉敏、余鸿彬、李淳、程子凡)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奋力推动广东“十大新突破”的“1310”部署的实现,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怦然兴农”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于2025年7月11日奔赴河源市连平县溪山镇,开展为期十四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团队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文化传承为纽带,多维度、深层次地为当地乡村振兴事业注入青春智慧与力量。
图为团队合照(关锐斌 供图)
深度调研绘发展蓝图 调研组秉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原则,通过系统性实地调研,深度挖掘当地资源。其聚焦“非遗”活态传承,以“春牛舞”为切入点精准剖析传承困境,创新性探索“非遗进校园”与“一村一品”果蔬产业结合的发展路径。同时,通过东水村、茶山村等九个村落村支书的深度访谈,调研组精准直击乡村发展痛点,整理有关资料,为后续推动深化农文旅融合升级奠定基础。
图为团队成员与茶山村村支书深度访谈(关锐斌 供图)
科技赋能筑产业基石 技术组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专业优势,将智慧农业解决方案精准落地。针对开味缘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面临的难题,团队开发了一套以小程序为载体的智能病虫害识别系统,并部署了智慧农业环境监测与调控系统,推动作物管理精细化智能化,为高产优产提供科技保障。此外,团队运用无人机对溪山中学进行高精度航拍测绘,将前沿技术转化为服务乡村教育与产业的实用工具,重塑乡村发展新模式。
图为团队成员演示传感器(关锐斌 供图)
智慧支教育未来新苗 在溪山镇中学,支教组实施为期十二天的“智启未来”乡村科学教育赋能活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乡村学子带来历史文化、家国情怀、科技前沿和编程思维的全方位启迪。编程实操课培养逻辑思维,历史课提升人文素养,物理实验课激发科学热情,无人机实践课拓宽科技视野,共同为培育有理想肯奋斗时代新人蓄势赋能,助推乡村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给学生上物理实验课(王冰煌 供图)
光影叙事塑文化名片 摄影组运用专业的航拍技术与影像叙事能力,深入田间地头,为溪山镇的特色产业打造视觉名片。通过利用无人机记录下当地“一村一品”优势农产品与规模化种植场景,创新性展示农作物生长风貌,摄影组打破传统宣传模式,着力突出了溪山镇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图景,不仅推动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形象提升,更助力地方产业数字化,实现产学研深度协同。
图为团队成员运用无人机技术采集农业空间数据(曾雅琦 供图)
艺术墙绘添乡土新韵 为美化乡村人居环境,提升文化氛围,墙绘组在东水村等地开展了特色主题墙绘项目。基于前期对农特产品、溪流风光、农耕文化等本地特色元素的深入调研,团队精心设计了融合传统风貌与现代审美的墙绘方案并高质高效完成。墙面成为传递乡村文化、展示地域特色的生动窗口,有效激活了乡村公共空间,增强村民的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为和谐和美宜居的美丽新乡村建设注入艺术活力。同时,墙绘组为东水村三华李种植基地精心设计品牌包装,助力市场推广,极大提振了产业做大做强的信心。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墙绘(王冰煌 供图)
未来,“怦然兴农”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将继续秉持初心、砥砺前行,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建立长效协同合作机制,将科技创新与乡土需求深度融合,共同描绘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丽画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余玉敏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