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四字箴言润深山 科学星火映麻江

发布时间:2025-07-26 21:4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彭贤丰   阅读 3.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廿四字箴言润深山 ,科学星火映麻江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为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弘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7月26日,贵州大学蒲公英·麻江支教队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贤昌小学,开展了一场以“传‘两弹一星’精神,筑科技强国梦想”为主题的宣讲活动。在苍翠群山环抱的校园里,宣讲队员们以信仰为火种,以科学为桥梁,为乡村孩子的心灵播撒仰望星空的梦想。

图为宣讲老师介绍“两弹一星”精神

星芒耀史册,精魂铸永恒

宣讲伊始,宣讲老师饱含深情的话语带孩子们重返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从罗布泊戈壁滩上石破天惊的蘑菇云,到寰宇间奏响《东方红》乐曲的中国卫星;从“一张白纸”起步的筚路蓝缕,到问鼎世界科技高峰的辉煌成就……“两弹一星”的丰功伟绩,如一座不朽的精神灯塔,照亮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征程。老师动情地讲述了元勋们的感人事迹:郭永怀院士在生命最后一刻,与警卫员紧紧相拥,用血肉之躯守护绝密数据;钱学森先生冲破重重阻挠,誓言“我将竭尽努力建设我的国家”;于敏先生隐姓埋名数十载,在理论荒漠中托起“氢弹惊雷”……这些故事,字字蕴千钧,句句化星火,在寂静的教室里点燃了无声的燎原。

图为宣讲老师讲述“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的事迹

童眸映星火,心田润无声

当无声燎原的星火映亮教室,讲台下,一双双纯净的眼眸如晨星般闪耀,元勋们以身许国的故事,正在这方寸心田间激荡起层层涟漪。那专注的目光里,或许已悄然种下一粒飞向深空的航天种子;那闪动的光芒中,或许正勾勒着未来探索未知的科学蓝图。宣讲团深知,并非每个心怀憧憬的孩子,最终都会踏上科学家的职业之路。 然而,先驱们用生命熔铸的二十四字箴言——“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却如同滋养万物的涓涓清泉,已悄然浸润孩子们的心田。这些精神坐标,将超越未来职业的藩篱, 教会他们何为责任、何为担当、何为拼搏,成为人生征途中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此刻,无数科技工作者毕生践行的精神丰碑,正化作孩子们心中最鲜活、最深刻的教科书。

图为同学们认真听讲

巧手探寰宇,实践悟真知

如何将这燎原的星火,从元勋们仰望的浩瀚苍穹,引向孩子们足下的土地、身边的世界?如何让崇高的精神丰碑,化作叩开身边科学奥秘的钥匙?宣讲老师以智慧为引,巧妙架设桥梁——将课堂转向支撑“两弹一星”伟业与日常生活的共同基石:基础物理。老师首先聚焦于那无处不在却又常被忽视的“隐形巨人”——大气压强。“我们生活在一片空气的‘无形汪洋’底部,”老师生动的比喻瞬间攫住所有目光,“这‘海洋’重若千钧,时刻向我们施加着巨大的压力!”紧接着,震撼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在讲台重现:抽成真空的半球紧密相吸,任凭孩子们使出浑身力气也纹丝不动;当阀门开启,空气涌入,半球轰然分离——这“看不见的手”所蕴含的磅礴伟力,引发阵阵惊呼,让孩子们亲身触摸到了科学的实在。课堂旋即化为探索乐园:压缩空气推动简易火箭呼啸升空,反作用力原理一目了然;“瓶吞鸡蛋”魔术般展现气压差的玄妙;吸盘挂钩提起重物,让抽象的压强概念触手可及……这些妙趣横生的实验,如同神奇的密钥,瞬间解锁了孩子们对科学世界的好奇之门。惊叹与欢笑间,知识悄然萌芽;动手实践中,科学精神生根发芽。当抽象的公式化作眼前的神奇现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孩子们的亲手探索中找到现实落点。

图为宣讲老师指导同学们做“马德堡半球实验”

图为同学们自己动手做大气压强的实验

薪火映青山,静待繁花开

看着孩子们实验时专注的神情、成功后由衷的欢呼与面对挑战时跃跃欲试的韧劲,宣讲老师们眼中满是欣慰。这群跨越山海而来的“蒲公英”,正是为了将科学与梦想的种子,播撒在乡村孩子的心田。那种子,饱含着元勋感召下的爱国赤诚,也蕴藏着探索未知的无尽好奇。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求知星芒,是孕育未来创新力量的生动注脚。薪火相传,希望在少年。此刻,在麻江的绿水青山间,“蒲公英”支教队播下的点点科学星火,正悄然汇聚,照亮孩子们求知的眼眸。我们深信,这些深山里汲取着“两弹一星”精神养分的稚嫩枝桠,必将茁壮成长,伸展为支撑科技强国的参天栋梁。今日深植的梦想种子,终将在未来绽放为绚丽的科技之花,为筑梦航天强国的壮阔征程,为绘就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注入生生不息、磅礴奔涌的青春伟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彭贤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