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下乡|达德学府沐春风 民族宝库采琼芳——江西水利职业学院“重走长征路”爱国主义实践团

发布时间:2025-07-24 23:5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欧阳天田 郑琳 薛婷婷 黄纯路   阅读 9.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4日讯(通讯员 欧阳天田 郑琳 薛婷婷 黄纯路)为推动“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的“三下乡”实践活动走深走实,赓续红色血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5年7月6日下午,江西水利职业学院“重走长征路”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怀揣热忱,从赣鄱热土历经21小时的车程后踏上黔中大地,深入历史底蕴深厚的达德学校旧址与多彩文化荟萃的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将理论学习、红色寻访与民族团结教育有机融合。

行前蓄能,车厢内实践团成员们围绕“重走长征路”主题,集中学习相关史料,深入研讨达德学校的革命背景、王若飞等先烈精神及贵州多民族文化图谱,精心规划实践行程。这份行前的知识储备与思想碰撞,为后续实地感悟奠定了坚实基础。

圣地淬魂:寻访革命摇篮,筑牢信仰之基

实践团首站走进这座承载着近代革命星火的殿堂——达德学校旧址。达德学校正式成立于1912年,是贵阳最早的新式学校,也是贵州近代教育史与革命史的重要见证。学校旧址内通过泛黄的《达德周刊》“达德学堂”木匾、“勿忘五月七日”国耻纪念碑等200余件珍贵文物生动还原了这所“贵州新文化摇篮”的办学历程。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队员们回溯峥嵘岁月:于藏书阁触摸承载贵州历史的典籍,在忠烈宫感悟贵阳的城市变迁影像;参观由旧教室改建的展厅,深刻体悟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与坚定信仰。书画厅内,谢孝思先生笔走龙蛇的佳作,传递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炽热的家国情怀。

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全体队员肃立在王若飞、黄齐生先生雕像前,面向鲜艳的团旗,以铿锵誓言重温入团誓词——“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庄严承诺在旧址上空久久回荡。行程尾声,“勿忘五月七日”石碑上镌刻的警世箴言,如黄钟大吕,提醒着青年一代铭记历史伤痛,永葆爱国之心,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信念深植于心。

瑰宝凝心探秘多彩民族,凝聚团结之力

告别革命圣地,实践团转赴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开启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探索。馆内丰富翔实的展陈,生动呈现了贵州世居民族独特的服饰文化、精湛的手工技艺、多彩的节庆风俗与深厚的历史积淀。

面对琳琅满目的民族瑰宝,队员们学习热情高涨,或驻足细观纹饰密码,或低声交流古老技艺中蕴含的生存智慧,或认真查阅资料,求知与研讨的氛围贯穿始终。从一件件精美服饰、一项项传统技艺,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画卷,队员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刻领悟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内涵,进一步增强了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共同繁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牢记青春嘱托,践行时代使命。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将红色基因传承与民族团结教育深度结合的生动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此行不仅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更是一次宝贵的精神淬炼。未来,实践团成员将黔中热土上的感动与感悟,转化为“强国有我 青春有为”的实干担当,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贡献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纯路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29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