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心,童梦生花——华北电力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系“情暖童心”实践团开展美育系列课程

发布时间:2025-07-24 23:5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汪与同 金子鉴 陈昱   阅读 4.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志愿服务

大学生云报7月23日讯(通讯员 汪与同、金子鉴、陈昱)近日,华北电力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系“情暖童心”实践团在保定市顺平县中粮希望小学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美育主题支教活动。志愿者们通过软硬笔书法、卡通绘画、非遗剪纸、传统手工制作等课程,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为乡村儿童播撒美育种子,搭建传统文化与现代童趣间的桥梁。

笔墨传情:书法课堂彰显文化之美

书法课上,志愿者们从最基础的笔画教起,带领孩子们感受汉字的独特魅力。硬笔书法环节,孩子们认真临摹笔画;软笔书法环节,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学习握笔姿势和运笔技巧。通过课上的反复练习,孩子们掌握了基本书法技巧,领悟了汉字中蕴含的美学色彩与文化精神

巧手生花:非遗剪纸传承民间智慧

剪纸课上,志愿者们首先展示了剪纸样式,然后亲手教孩子们折叠、剪裁。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剪出了标准的“福”字,课堂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本次非遗剪纸课程,既打开了传统文化的大门,又让中华传统美学在乡村课堂焕发新生。

童心绘梦:创意绘画展开想象双翼

绘画课上,志愿者们鼓励孩子们大胆发挥想象力。从卡通人物到风景写生,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进行绘画。纷繁色彩间,展现着孩子们无穷的想象力,也凝聚着美学的创造力。课程结束后,每个孩子都高举画作合影,笑声传递出艺术带来的喜悦,展现出美学与想象带来的无穷力量。

匠心传承:传统工艺焕发崭新活力

手工制作课上,孩子们体验了漆扇绘制和风筝制作。在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的融合中,志愿者们及时纠正孩子们的问题、认真倾听孩子们的创意,从而引导孩子们创作出独具特色的作品。在动手实践中,孩子们逐步培养了自信心,课后互相展示自己所做的漆扇和风筝,成就感溢于言表。漆扇和风筝所代表的传统工艺,传递着非遗之美和文化之魂,令孩子们受益匪浅。

华北电力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系的青年志愿者们用专业与热忱证明:每一颗童心都值得被艺术点亮,每一个梦想都应当绽放光芒。实践团用心播下的美育种子,终将在时光里长成参天大树,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而深沉的文化力量。

撰文 | 汪与同 金子鉴 陈昱

图片 | 王若楠 江霖 陈张哲希 宋梓慧

一审 | 王彦丹 

二审 | 赵鑫

三审 | 卢怡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汪与同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3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