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助力百千万工程,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子走进山美村

发布时间:2025-07-24 23:5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帅   阅读 1.0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5日讯(通讯员 李帅 黄小董 吴隆伟 张晓晨)为深入贯彻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部署,推动青年力量赋能乡村振兴,进一步动员引领青年学生投身基层建设、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2025年7月11日至7月24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荔乡山美·六E馨火"实践团(下称实践团)走进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山美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暨"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

实践团将立足荔乡特色,以"六E"(Electronic(电子)+Elderly(老人)+Exposure(宣传)+Economy(资助)+Emotion(心灵)+Engagement(志愿服务))为核心,如星星之火般点燃乡村发展新动力。成员们以 “接地气、办实事、传文化” 为宗旨,在田间地头、祠堂院落、村民家中留下了青春身影,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力量。

图一为实践团成员出发合影

家电维修送便利 贴心服务暖人心

为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实践团发挥专业技能,7月12日便开展“家电维修”便民服务。志愿者们为村民检修电风扇、电饭煲等小家电,并上门清洗空调滤网,讲解家电保养知识。活动累计维修家电20余件,切实解决村民生活难题,赢得广泛好评。

图二为家电义务维修

图三为上门清洗空调

文化浸润传薪火 古韵山美展新声

团队聚焦乡村文化振兴,多维度挖掘山美村文化底蕴。实践团在7月13号-17号期间共同推进传承宣传乡村特色文化工作。在村曲艺社,成员与本土艺人共奏粤曲,传承岭南非遗魅力;携手村民拍摄《山美赞歌》MV,用镜头记录田园风光与人文风情;走进百年陈氏宗祠,聆听村史讲解,梳理家族文化脉络,为乡村文化IP打造提供青年智慧。

图四为粤曲文化交流

图五、六为山美赞录制

图七为聆听村史讲解

银龄关怀显真情 敬老助老办实事

团队践行“为老服务”理念,在7月16号下午开设老年健康课堂及防诈宣传,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陪伴老人,与他们进行心灵沟通,让他们在孤独中得到慰藉,教他们使用智能手机,助力跨越“数字鸿沟”。此外,上午成员则分组为独居老人“上门清扫”,整理院落、维修家电,并以闲话家常传递温暖,弘扬尊老风尚。

图七为护老活动合影

图八为上门清扫送温暖

政策入户惠民生 健康宣传零距离

实践团化身“政策宣传员”,协助村委开展民生服务。7月13-15日,实践团成员通过逐户电话通知、街头宣讲等方式,向村民普及“大肠癌免费筛查”惠民政策;详细解读医疗资助申请流程,确保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活动累计覆盖200余户家庭,切实提升村民健康意识。

图九、十走村入户精准解读助学政策

图十一、十二为推进肠癌筛查宣传工作

童心筑梦伴成长 七彩课堂暖乡野

针对留守儿童需求,实践团于7月17日开设“童心港湾”公益课堂。通过用电安全教育课、模拟电路小课堂、心灵辅导课等趣味课程,激发儿童创造力;辅以课业辅导与心理关怀,弥补乡村教育短板。孩子们的笑声回荡在教室,青年志愿者用知识播撒希望的种子。

图十三为电力安全知识小课堂

图十四为模拟电路小课堂

图十五为心灵辅导小课堂

田间劳作悟艰辛 农事体验践初心

实践团成员贯穿社会实践十几天的时间里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同劳动、共甘苦。在烈日下参与“晒谷”作业,学习传统稻谷晾晒技巧;弯腰“拔草”清理鱼塘周围杂草,感受农耕不易;更挽起裤腿下塘“捉鱼”,体验乡村特色渔趣。青年们以汗水体悟农民辛劳,厚植知农爱农情怀。

图十六、十七为助力稻谷晾晒

图十八为助力鱼塘周边除草

图十九为体验徒手捉鱼乐趣

“荔乡山美・六 E 馨火” 实践团以脚步丈量乡土,用行动诠释担当,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蓬勃力量。山美村之行,以 “实践 + 服务 + 传承” 的模式,既为村民办了实事,也让团员们在乡村大课堂中增长了才干。让青春力量持续赋能 “百千万工程”,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供稿: 李帅 黄小董 吴隆伟 张晓晨

审稿: 韩长玲 韩榕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帅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4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