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理学院“急救超能力” 训练场上线!“湖小医・襄烛”科技馆开讲急救实训课

发布时间:2025-07-24 22:3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汪靖涵   阅读 4.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2日讯(通讯员 汪靖涵 田嘉蕊)为筑牢青少年生命安全防线,7月12日,湖北文理学院湖小医“襄烛”生命奥秘探究志愿服务队联合襄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在襄阳市科技馆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急救超能力”训练场——以"理论+实操"双轨模式开展急救科普实训,吸引了百余名青少年及家长参与。

▲图为程超医生开讲

从"纸上谈兵"到"手把手教学":急救知识"活"起来

"心脏骤停的黄金抢救时间只有4分钟!"活动现场,襄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程超医生以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拉开讲座序幕。他借助动态PPT,用"黄金四分钟“”生命链"等生动概念串联起心肺复苏(CPR)的核心逻辑,将专业术语转化为青少年能理解的"生命密码"。

在讲解关键操作时,程医生的演示堪称"细节控":他指着PPT上的标准示意图强调,"按压位置不是随便按胸口,而是双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双手交叠时,"掌根要紧贴胸壁,手指翘起不接触";说到按压深度,他举起手掌比划:"成年人要按到5-6厘米,大约是两根手指的宽度";频率则用更直观的方式记忆——"每秒按1.5-2次,就像数着'1001、1002'的节奏"。

"遇到有人晕倒,第一步不是直接按压!"程医生特别提醒,"要先轻拍双肩、大声呼唤判断意识,10秒内没反应就要立即拨打120!"台下青少年纷纷点头记录,有的用手机拍下重点示意图,有的小声复述要点,课堂氛围专注而活跃。

▲图为现场观众听讲座

从"旁观者"到"施救者":模拟实操"练"真功  

理论讲解刚结束,科技馆的急救模拟区便热闹起来。程超医生搬出专业模拟人道具,现场还原了一场完整的急救现场:"环境安全确认→判断意识与呼吸→呼救并取AED→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每个步骤都像拆解精密仪器般细致。

"我来试试!"一名初一学生自告奋勇上前操作。程医生蹲在一旁,手把手纠正他的手势:"手掌要完全贴紧胸壁,手臂要垂直,用上半身的力量下压。"当模拟人屏幕显示"按压深度不足"时,青少年们发出小声惊呼;看到"有效按压"的绿色提示时,又忍不住欢呼鼓掌。

"原来按压这么累!"刚完成一轮操作的中学生小宇擦了擦额头的汗,"程医生说急救者也要注意轮换,不然体力跟不上,这细节太重要了!"在志愿者协助下,近半数参与活动的青少年都获得了"上手实操"的机会,从最初的生涩到逐渐流畅,不少人在结束时兴奋地说:"以后遇到紧急情况,我也能搭把手了!"

从"单次活动"到"长效守护":急救种子"种"心间  

"今天的活动不是终点,而是青少年学习急救的起点。"程超医生在总结时强调,"急救技能需要反复练习才能熟练,希望大家回家后继续巩固,也可以带动家人一起学习。"

"急救知识不该是'纸上谈兵',更要成为青少年的'必备技能'。"湖北文理学院湖小医"襄烛"志愿服务队负责人汪靖涵表示,团队后续将联合更多社区、学校开展"急救流动课堂",通过情景模拟、急救技能挑战赛等形式,让急救培训从科技馆延伸到更广阔的场景,真正实现"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

▲图为程医生现场指导观众实操急救技能

据悉,湖小医"襄烛"生命奥秘探究志愿服务队自成立以来,已累计开展急救科普、健康宣讲等活动30余场,覆盖青少年及群众超2000人次。此次"急救超能力"训练场的成功举办,不仅为青少年上了一堂生动的生命教育课,更探索出一条"专业医疗力量+高校志愿团队+公共文化空间"的科普新模式,为构建全民急救安全网注入青春动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汪靖涵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4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