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4日讯(通讯员 杨玉娇)7月23日,通山县内港村村委会活动室里,湖北大学小书童支教团为村里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普通话课。志愿者们以规范发音为核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孩子们掌握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等发音技巧,让普通话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高效开展。
课堂上,志愿者们首先聚焦平翘舌音这一发音难点,通过清晰的示范讲解发音部位的差异。他们引导孩子们观察口腔动作,感受舌尖抵上齿龈发平舌音“z、c、s”时的轻巧,以及舌尖上翘抵硬腭前部发翘舌音“zh、ch、sh、r”时的力度,让孩子们在触摸和模仿中理解发音要领。志愿者们逐字示范,耐心纠正,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准确把握发音部位的细微差别。
▲图为志愿者讲解发音技巧(张舒怡 摄)
为了让抽象的发音规则变得具象可感,志愿者们精心设计了丰富的互动环节。在“词语朗读接力”环节,孩子们按顺序朗读包含平翘舌音的词语,从“猜测”“色彩”到“种植”“姿势”,志愿者们在一旁仔细聆听,及时指出发音问题并示范纠正,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图为学生词语朗读接力(段贝黎 摄)
绕口令成为课堂上的“趣味催化剂”。“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东洞庭,西洞庭,洞庭山上一根藤”等经典绕口令,让孩子们在挑战中提升发音的准确性和流畅度。孩子们争相举手展示,清脆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偶尔出现的发音失误引发阵阵欢笑,也让大家对易错发音点印象更加深刻。
▲图为学生挑战绕口令(张舒怡 摄)
分组游戏环节更是点燃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志愿者们将孩子们分成小组,开展“拼音大PK”游戏,老师念句子,小组成员认真听音识音,协作辨音,共同进步。孩子们在竞争与合作中积极参与,不仅强化了对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的辨析能力,更在互动中培养了团队协作意识。
整堂课始终充满欢声笑语,志愿者们用专业的指导和耐心的陪伴,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普通话的魅力。此次普通话教学活动,不仅帮助乡村孩子们提升了发音水平,更激发了他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为他们今后的语言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孜妍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