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映齐鲁,追忆山东 | 公路学院学子参观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5-07-24 21:5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于佳仪   阅读 6.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7日讯(通讯员 于佳仪、曾骄阳)7月17日,长安大学赴山东“红映齐鲁,追忆山东”暑期实践队前往威海刘公岛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怀着对历史的沉痛追忆与对和平的深切珍视,开启了一场意义深刻的社会实践活动。

站在刘公岛古炮台遗址前,咸涩的海风裹挟着历史的回响扑面而来。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以大量珍贵的文物、场景复原和多媒体展示,全景式再现了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悲壮历程,馆内的每一处展陈,都镌刻着那段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屈辱历史。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甲午战争场景复原图

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同学们驻足于一件件珍贵文物前,神情凝重。那些锈迹斑斑的152毫米克虏伯炮弹、泛黄的电报战报、破损的"致远号"舰船模型,以及从海底打捞上来的舰用罗盘,都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悲壮的历史。当讲解员详细解读黄海海战中"定远号"主炮塔被毁却仍坚持战斗的细节时,不少同学的眼眶已然湿润。通过对比展厅中展示的日本联合舰队新式速射炮与北洋水师老式架退炮的实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当时中日两国在军事技术上的代差。

▲图为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内场景图

从1894年7月25日的丰岛海战突发,到9月17日黄海海战的惨烈对决,再到1895年1月至2月的威海卫保卫战,直至2月12日刘公岛最终陷落,甲午战争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让队员们心绪难平。特别是当讲解员详细解读《东方兵事纪略》中记载的邓世昌指挥"致远号"决意撞击"吉野号"的壮举时,那份"誓与日舰同沉"的爱国赤诚穿越百年时空,依然令人动容。参观结束后,同学们在交流中纷纷表示,这次实地学习让他们跳出了课本的抽象描述,通过具象的文物和史料,真正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对"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图为实践队员在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前合照

今日的刘公岛之行,是一次深刻的历史教育,更是一场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青年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新时代青年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在实践中锤炼本领,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用青春和智慧书写属于一代人的历史答卷,让历史的警示化作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

供图:谢景琦 罗梓豪

供稿:于佳仪曾骄阳

主编:曾骄阳

审核:李璟瑜樊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于佳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0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