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湘潭大学“红心向阳”实践队的15名队员走进博雅学校,为三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暑期特色课程。实践队以“趣味启智、文化传承、法治护航”为核心,通过趣味数独、福字剪纸、“利剑护蕾” 普法教育等特色课程,为孩子们带来了一段充实而有意义的成长体验。
趣味数独课堂上,数字排列的逻辑魅力让孩子们深深沉浸其中。实践队员刘子滢从简单的四宫格入手,用“数字站岗不重复”的生动比喻讲解数独规则,引导孩子们理解每行、每列、每个小方格中数字的唯一性。随后,她逐步增加难度,带领学生挑战更复杂的六宫格数独。课堂中,孩子们专注于数字推理,时而皱眉思索,时而提笔书写,遇到难题时会主动向队员请教,破解谜题后又会露出兴奋的笑容。队员们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分层教学,为低年级学生准备了带有数字提示的简化题目,为高年级学生设计了更具挑战性的谜题,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挑战难度,在一次次解题中培养逻辑思维与耐心,感受数字游戏带来的独特成就感。
手工剪纸课堂上,红色彩纸与剪刀的巧妙配合,让传统技艺在孩子们手中焕发新生。实践队员孙文欣首先向孩子们讲解了“福”字的文化寓意,从古代“福”字的字形演变讲到春节贴福字的传统习俗,让孩子们在动手前先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随后,她详细示范了剪纸的基本步骤,孩子们纷纷拿起剪刀和彩纸开始尝试,三年级的学生专注地练习剪直线,努力让每一刀都整齐流畅;六年级的学生则更有创意,有的在福字边缘剪出精致的波浪纹,有的添加了象征吉祥的花朵装饰,还有的尝试剪出连体福字,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一张张红色的福字作品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传递着传统美学的温度,也让孩子们在动手过程中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利剑护蕾”普法教育课则以湖南本土专项行动为依托,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坚实的法治防线。实践队员谭景浩先通过一段生动的动画短片,向孩子们展示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相关知识,让他们直观了解哪些行为属于侵权行为。随后,他结合湖南本地的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解析了校园侵害行为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让孩子们明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课堂聚焦“自我保护”这一核心,用清晰的图示说明身体的界限,告诉孩子们哪些部位是他人不能随意触碰的;详细介绍了遇到侵害时的求助途径,包括向老师、家长反映,以及拨打12355未成年人保护热线等。从法律知识讲解到防护技能演示,孩子们始终保持着严肃而专注的态度,在有序的课堂氛围中逐渐建立起法治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三天的课程虽然短暂,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多元成长的种子。数独培养的逻辑思维、剪纸蕴含的文化认同、普法传递的自我保护能力,共同构成了这个暑期里滋养孩子们成长的养分。实践队员们用专业的知识和饱满的热忱,为博雅学校的孩子们搭建起了一个探索与成长的平台。正如实践队队长彭新蕾所说:“短暂的陪伴或许有限,但我们相信,这些知识与信念的传递,终将成为他们未来前行道路上的力量,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为有智慧、有文化、懂法治的新时代少年。”(撰稿:彭新蕾 图片:龚雨佳 周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彭新蕾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