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7日讯(通讯员 李文静 林娅卓)
为积极响应共青团中央关于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东北石油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进社区,普法接地气”社会服务践行团近日深入大庆高新区黎明街道学苑社区,联动大庆市第二福利院、幸福阳光实验幼儿园,精准对接不同群体需求,在社区开展反诈普法、在幼儿园强化防拐教育、在敬老院筑牢养老安全防线,用多元形式将安全知识传递给“一老一小”。
图为“科技进社区,普法接地气”社会服务践行团集体合影
社区普法“接地气”:织密电信诈骗防护网
在学苑社区,践行团以“防范电信诈骗,打击网络犯罪”为主题开展宣传活动。志愿者们发挥计算机专业优势,将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案例讲解,向居民剖析“冒充客服退款”“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等常见电信诈骗手段。活动中,团队向社区居民发放了精心设计的主题宣传单,以漫画配短句的形式呈现“三不一要”准则——不轻信陌生来电、不透露银行卡信息、不点击不明链接,遇可疑情况及时报警。针对中老年居民,志愿者还现场指导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演示手机陌生号码拦截功能,用科技手段为居民的财产安全加筑“防护盾”。
图为行团成员在进行宣传相关工作
图为践行团成员向居民普及防诈的相关知识
幼儿园防拐“趣味多”:游戏中筑牢安全防线
幸福阳光实验幼儿园内,践行团的志愿者们化身“安全老师”,以“情景+游戏”的趣味形式开展防拐教育,让孩子们在互动中轻松掌握安全知识。
活动伊始,志愿者讲述改编版《机智的小红帽》故事,用夸张的动作和生动的表情,演绎小红帽识破大灰狼伪装、机智求助的情节。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不时举手喊道:“不能跟陌生人走!”随后,志愿者展示自制的卡通防拐宣传图,通过“陌生人给糖果”“说带你找妈妈”等场景,教孩子们牢记“摇头说不、跑找老师”的应对方法。
图为践行团成员讲述改编版《机智的小红帽》故事
紧接着,一场热闹的“123木头人”游戏点燃现场——志愿者喊“123,木头人”时,孩子们瞬间定格成各种可爱造型;当指令变为“遇到陌生人要快跑”,大家立刻笑着冲向老师身边的“安全区”,在奔跑中加深了“危险时向信任的人靠拢”的认知。
情景模拟环节同样精彩:志愿者扮演“陌生人”,拿着玩具、零食试探,有的说“我是你妈妈的朋友,带你买冰淇淋”,有的假装问路想牵手。起初几个孩子有些犹豫,但很快想起故事和游戏里的提醒,大声拒绝:“我不认识你,要找老师!”模拟结束后,“记忆小能手”竞赛中,孩子们踊跃抢答家长姓名、电话,获胜者领到卡通贴纸和小文具,在欢笑中巩固了安全知识,也让防拐意识深深扎根心间。
图为践行团成员与小朋友玩123木头人游戏
敬老院反诈“暖人心”:守护养老“钱袋子”
大庆市第二福利院里,践行团围绕“守护夕阳红,防骗暖心行”主题,为老人们带来了一场温情满满的反诈宣讲。志愿者们以“唠家常”的方式,剖析了针对老年人的典型骗术:冒充公检法要求转账至“安全账户”、推销虚假“养老产品”、以“中大奖”为由骗取手续费等。结合专为老年人制作的反诈短视频,志愿者提炼出“不转账、不泄密、遇疑问找子女或工作人员”的防骗要点,让老人们听得懂、记得住。
宣讲间隙,志愿者们献上合唱《夕阳红》、诗朗诵《守护》等节目,表演中向老人们发放了反诈手册和实用小礼品。“孩子们讲得实在,还陪我们聊天,心里暖和得很,以后再也不怕骗子了!”76岁的王奶奶笑着说。
图为践行团成员背诵满江红图为践行团与福利院大庆市第二福利院老人暖心合影
此次活动是践行团“三下乡”系列服务的一次生动实践。团队自成立以来,始终围绕“科技进社区,普法接地气”的宗旨,陆续开展过智慧助老、社区普法宣传、校园安全讲座等志愿服务活动,用专业所长为群众办实事。下一步,团队将继续扎根基层,聚焦“一老一小”等群体的实际需求,不断创新服务形式,让科技赋能与普法宣传更贴民心,在“三下乡”实践中践行青年担当,用青春力量守护身边平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慕言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