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医学教育理念,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近日,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纤体塑形,防艾向前”基层服务实践团赴第十师北屯市总医院开展实践活动。实践期间,实践团成员深入医院康复医学科开展见习。此次活动依托双方共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基地”,深化校地合作、共育基层医疗人才,引导医学生扎根边疆、服务基层,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厚植情怀。
见习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循序渐进学习康复医学科专业技能:从熟悉康复科常用器械的功能与操作规范起步,逐步跟随带教老师学习关节活动度测量、平衡功能评估等基础技能,再到参与偏瘫、截瘫等常见病症康复训练方案的执行。此外,成员们还观摩了针灸、推拿等中医康复技术的临床应用。带教医师王医生在指导时特别强调:“康复医学的核心是‘功能重建’,不仅要懂病理生理,更要懂患者需求。” 在其示范下,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用鼓励性语言帮助患者建立康复信心是诊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这些细节让大家切实 体会到,医学既是严谨的科学,更是充满人文关怀的实践。
除临床技能学习外,实践团成员积极参与康复健康宣教工作。针对术后恢复期、慢性病稳定期等不同阶段患者的需求,成员们系统梳理术后早期活动要点、常见功能障碍康复技巧等内容,为患者开展有效的健康宣传。在康复治疗住院区,成员们为住院患者及家属开展健康宣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患者的疑问。“以往在课本上学习的康复理论,如今能转化为给居民的实用建议,这种成就感让我更明白学医的意义。” 实践团成员王同学表示。活动期间,实践团成员为住院患者提供康复训练指导与咨询服务,耐心解答患者关于康复周期、训练强度等方面的疑问,协助患者的康复训练。此外,实践团成员还协助医护人员进行康复效果跟踪,记录患者训练数据、观察功能改善情况,在实践中深入理解院内康复服务的全流程,切实体会临床康复工作与患者康复需求的紧密联系。
此次康复科见习为实践团成员搭建了从课堂到临床的桥梁。通过近距离接触患者、参与诊疗流程,成员们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更深刻体会到基层医疗工作的责任与价值。未来,实践团成员将继续以严谨的态度投入实践,在“三下乡”活动中不断学习,为未来服务医疗事业积累扎实经验。
图片|冯家妮 钟可凡
文字|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纤体塑形,防艾向前”基层服务实践团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冯家妮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