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画非遗进社区 甜蜜技艺润童心

发布时间:2025-07-24 21:4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羽   阅读 1.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暑气蒸腾,蜀阳社区活动室内弥漫着清甜的焦糖香。7月17日,成都东软学院荧光微光实践团联合社区开展非遗传承活动,一场糖画艺术体验课温情启幕。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文翠师傅现场教学,千年技艺的魅力随着糖勺与铝板的清脆碰撞,在孩子们的惊叹声中鲜活绽放。

一匙糖浆,勾勒千年文脉

活动伊始,志愿者老师为孩子们展开了一幅跨越千年的糖画历史长卷。从汉代民间艺人以糖为料的初创,到明清时期技艺鼎盛时的繁花似锦,糖画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部镌刻在市井生活里的文化记忆。当讲到糖画与古代祭祀仪式、民俗信仰的深厚联结,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对传统文化的好奇与敬畏——原来这晶莹剔透的甜蜜艺术品,曾承载着古人对生活的虔诚祈愿。

指尖生花,见证匠心传承

师傅手持铜勺,手腕轻转,琥珀色糖浆在铝板上流畅游走。眨眼功夫,一只栩栩如生的糖蝴蝶便成型了。孩子们瞪大眼睛,随着师傅最后一笔完成,现场爆发出“哇,太神奇了!”的欢呼声。

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轮流上阵。虽初次尝试时手微微发颤,糖浆线条偶有歪斜,但在 “一笔成画” 的专注中,一个个稚嫩却真诚的糖画作品渐次诞生——有的是锋芒毕露的宝剑,有的是慢条斯理的蜗牛…每一件都闪耀着童心与传统碰撞的火花。

甜蜜传承,让非遗焕发新生

“这个糖画好看吗?”孩子们举着自己的作品,脸上漾起满足的笑容。当清甜在舌尖化开,非遗文化的种子也悄然在心田扎根。此次活动从工具准备到现场指导,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用心。专业师傅全程护航,既保障了体验的安全性,更让孩子们在 “学中做、做中尝” 的过程中,深度理解“匠心”二字的分量。

社区负责人表示,糖画作为融合绘画、雕塑、书法之美的综合艺术,既是市井生活的集体记忆,也是跨文化交流的甜蜜使者。让非遗走进社区、贴近童心,不仅是为了守护这份“舌尖上的技艺”,更是为了让年轻一代在亲身体验中,建立与传统文化的情感联结。

夕阳的余晖中,孩子们捧着晶莹的糖画,笑容比蜜还甜。那些渐渐融化的蝴蝶、宝剑,正将非遗的种子悄悄播撒进童稚的心田。这一刻,千年的技艺在欢声笑语中焕发新生,传统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手中可触的甜蜜、是心中跃动的文化火种。这场甜蜜的邂逅展现了非遗传承最美的模样——让古老智慧在新时代的土壤里,绽放出属于未来的花朵。(荧光微光实践团)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羽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5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